《趙紫陽文集》展示與鄧胡關係
舊親信編輯整理 秘密運出內地
收錄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趙紫陽有關文獻的《趙紫陽文集(1980-1989)》,近日在香港面世。文集收錄了1980年至1989年10年間包括趙起草的文件、講話稿、信件等,共計498篇,其中九成為首次公開出版。
趙紫陽被視為改革派領袖,著名學者章立凡評價該文集稱,這代表了當時趙紫陽一派人士的想法;「有探索思考歷史的文獻價值,但沒有對現實的指導價值」。明報記者
《趙紫陽文集》共分4卷,包括趙擔任國務院總理和總書記期間的講話、報告、批示等,共498篇180餘萬字,是迄今最系統、最全面的趙紫陽在該時段的文獻彙編。其中絕大部分並非秘密資料,在當時都公開印發或傳達過,這次只是首次結集公開出版。
首次出版 大部分非秘密資料
現代歷史學者吳偉對本報指,這套文集是由趙紫陽3個目前暫需保密的老部下編輯。吳偉說,這是1980年代改革歷程的忠實紀錄,也是當時中共黨內高層博弈的紀錄。1980年代,吳是由趙紫陽政治秘書鮑彤主持的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成員,1987年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總體設想》的執筆人之一。
據了解,這3名年齡加起來超過200歲的編輯者,歷時數年編輯整理好文稿後,由趙紫陽生前親信秘密帶出內地,交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這也是中共前領導人首次在香港出版文集。
香港大學名譽教授許成鋼認為,文集充分展示了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3人與改革的關係,「可以從中看出,3人是中國改革共同的總設計師」。在文集中,從趙紫陽經常向鄧小平請示可以看出,趙紫陽就算已是總書記,不過黨內實際領導人仍是鄧小平。文集的第2卷,還反映了趙對鄧發動「反精神污染」的怠工甚至抵制。
歷史學者:反映現時大倒退
文集中再現了趙從共產黨本位立場提出的一系列包括經濟、社會乃至政治改革主張,包括黨政分開、簡政放權、文藝市場開放等,以及趙設計的中國要現代化必須實現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法治中國的3大目標。
吳偉稱,目前在實現這3大目標遇到了障礙,甚至是出現大幅倒退,「現在的政治環境,用一位黨內老幹部的話形容,是讓人感到恐慌、恐懼甚至恐怖」。
章立凡認為,中共當時如果按趙紫陽的改革思想往前走,社會就不會像現在這般撕裂。「當然他們也有歷史局限,趙的那些主張,就是現在那套所謂的『黨主立憲』,改革還是要為確保共產黨掌權。」章說,趙及擁護者還是無法擺脫自己是「趙家人」(指體制內既得利益階層)的情節。當時體制內無法接受趙紫陽的思考,現在中國社會大眾的認識,跟改革年代那批人的主張,也早就漸行漸遠了。
章立凡:中共永遠失去改革機會
章又指,中共已經永遠失去了改革的機會,現實也證明執政黨不會再走趙紫陽設計的道路,「這是一個遺憾,這套文集有探索思考歷史的文獻價值,但沒有對現實的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