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車藏酒 深港水貨客怪招多
【明報專訊】香港對深圳市民「一周一行」政策實行一年,水貨客現象依然存在,還傾向「集團式經營」,但水貨客中有不少是香港人。帶貨闖關怪招多,有人改造行李箱,竟能裝250公斤,還有以嬰兒車夾帶紅酒掩飾;至於最熱門的走私物品向來少不了嬰幼兒用品、食品、保健品、化妝品。
香港特首梁振英去年針對「一周一行」政策強調,取消深圳市民原本港澳通行證的「一簽多行」,是希望有效遏止大陸水貨客猖獗的問題。一年下來,水貨散客確實有減少,不過自今年1月以來,大陸警方仍破獲多起案件。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成員兼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近日引述深圳海關官員說法,發現水貨客經營模式由個人運作演變為集團式經營。有大陸集團透過網上招募水貨客,聘請一些從未被海關扣留,沒有前科,俗稱「白底」的大陸人士從事活動,減低被海關截查的機會。
警方發現,大批購買水貨的個體戶,以賺取代工費為目的,攜帶走私物品出入境,之後這些水貨客分別將走私貨品於深圳集中管理後,再由集團統一轉賣至大陸各省市。
行李箱能裝250公斤
今年1月深圳海關摧毀私貨銷售店鋪28處,查扣涉嫌從境外通過水貨客夾帶形式,走私入境的奶粉1600多罐、巧克力1770盒、麵粉1000公斤、酒類近200瓶,以及嬰幼兒用品、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日用雜貨,似乎只要能夾帶的,都有可能出現在水貨清單內。
最奇特的是查獲水貨客「專用行李箱」,外表看似與其他行李箱無異,但箱內底部加了鋼板及兩條鋁合金條強化,輪子也經過改裝,改裝後的箱子可以裝將近5百斤(約250公斤)的貨物。
陳克勤也提到,深圳海關拘捕的水貨客中,香港人佔的比例有上升趨勢,2015年佔全年整體個案3成,今年首季已增至超過一半以上。統計數字反映,以往將水貨活動歸咎於大陸人士所為,但實際上有不少港人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