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證中國5000年前懂釀啤酒
【明報專訊】啤酒是世上歷史最悠久,普及範圍最廣的酒精飲料之一,最常見的原料是小麥與大麥。但你知道嗎?根據美國學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北方考古遺址中發現,5000年前中國製造啤酒的證據,顯示當時居民已掌握先進的啤酒釀造技術。
根據《BBC中文網》報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5月23日刊登一項啤酒釀製歷史的最新考古發現。文中指出,在中國北方地區發現了約5000年前米家崖遺址文化中居民使用的啤酒釀製器具,並依此推測出當時人們使用的釀造配方。
米家崖遺址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西岸,分布的中心區域在灞橋米家崖村周圍。遺址南北長約2.5千米,寬約0.5千米。
研究人員在發掘坑中發現5000年前的廣口瓶、漏斗、尖底瓶、過濾器、儲存瓶與加熱用的爐子。
這些器具內側皆含有黃色殘留物,通過檢驗得知,有大麥、黍米、薏米和塊莖作物等多種成分。
大麥被認為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所以此次在容器中發現大麥殘留物,是中國目前發現最古老的大麥,這項研究也將大麥傳入中國的時間比先前認為的時間早了1000年。研究報告說明,中國在5000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大麥釀製啤酒,並將飲用啤酒作為一種文化活動,過了很久才成為中國人主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