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去年9月開學起先後發生多宗學生自殺案件。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留意到去年起相當多中學生及大學生自殺,擔心引起年輕人模仿,又提到近期自殺的學生,不如以往有明顯先兆可察覺。
她估計,年輕人可能習慣在通訊應用程式以文字和表情符號溝通,不習慣面對面與人傾談心事,即使有時父母和子女同處一屋都會用手機溝通,但表情符號等每人解讀會有不同,容易引起誤解,「我用表情表達一種擔憂、不快樂,但接收者解讀不到,以為搞笑還是其他意思」,家長或較難發現年輕人有情緒問題。徐建議,父母若想幫助子女,不應依賴應用程式溝通,要增加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並放下身段了解年輕人的網上生活、喜好,才能慢慢接觸到子女的心結,否則只會更難走入對方的世界,雙方愈行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