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亞航今起用中場客運廊 往閘口一度稱需45分鐘
一半停機位啓用 迎新年旅客高峰
希斯堡慘劇喻圍堵 被批撈政治利益 馬斐森向利物浦球迷道歉
人踩人96死 責任至今未定
張建宗冀明年交代標時立法 泛民轟拖字訣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入境處研聲請者先申請後來港

【明報專訊】申請「免遣返聲請」者滯港情况令人關注,截至去年底,尚待審核的聲請者已達10,922宗,入境處長陳國基(圖)認為是有人濫用機制。他指出會考慮在審核程序上收緊時限、改善羈留設施,甚至設「預檢」機制,要求有意來港聲請者,須先在本國向香港提出申請。

處長﹕有人濫用機制

陳國基昨日於周年記者會上指出,有關人等若來港前預先申請,處方便可先審核其背景才讓其來港,望減低濫用情况,但被問到有關做法會否窒礙真正面對不人道對待及酷刑威脅人士,陳國基沒正面回應,只指建議原意為專注協助真正有需要人士,尚有待處方研究。

涂謹申批建議「啼笑皆非」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委員涂謹申形容入境處建議「奇怪」、「令人啼笑皆非」,他指出若有面臨人身威脅人士在其本國向香港入境處申請,如同「走難期間泄漏自己風聲」,而實質操作上亦可能牽涉中國駐當地外交機關,「難道避難者在大使館中可選擇向內地或港澳提出聲請?」,涂謹申認為處方若推行,可能面臨司法挑戰,認為當局應先參考海外處理相關聲請人士的經驗。

根據2014年實施的統一審核機制,「酷刑聲請」、「政治庇護」及「不人道處遇」人士,到港後可向處方申請免遣返及審核其身分,申請者約有28天時間遞交資料後,可獲安排在律師及翻譯員在場下與入境處會面甄別。機制運作以來,處方已審核3165宗個案,惟同時新增9687宗申請,以致整體累積10,922宗。

另外,入境處去年檢獲511本偽造旅行證件,較前年下跌2%,但偽造智能身分證卻大增48%,有216張,入境處指大部分偽造智能身分證為非法勞工所用,「質素差劣」,市民細心觀察下可辨真偽;去年亦有6762名黑工及680名僱主因非法勞工活動被捕,人數總和較前年增7.6%。

訪港旅客跌

本港去年的總出入境人次達2億9600萬,較前年增2.1%,但訪港旅客則下跌,其中內地訪港旅客有4562萬人次,較前年跌2.9%,入境處相信,這次下跌可能與內地當局於去年4月底對深圳戶籍居民簽發來港的「一簽多行」簽注,改為「一周一行」有關。

 
 
今日相關新聞
入境處研聲請者先申請後來港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