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昔日以印刷喜帖聞名的灣仔利東街,在市建局與發展商信和及合和聯手重建下,已發展為商住項目「囍匯」,並宣稱以婚嫁作主調及以環保方式建築。不過,囍匯及兩旁街道去年底重新開放後,已變身為仿歐陸式風格的商店街,由不同連鎖集團及名店進駐,以往扎根利東街的小店則不見蹤影。本報根據市建局與部分囍匯地舖商戶簽訂的租約,發現租約加入「First Class Shopping Premises」條款,要求商戶打造囍匯為「一流的購物商場」,卻未見任何關於婚嫁的條文,亦有環團質疑獲鉑金級環保建築的囍匯並不環保。
市建局﹕租金條款反映多項因素
市建局發言人表示,利東街重建項目商業部分的租金及條款反映多項因素,包括預期人流、位置等,租金屬市值水平;並指目前囍匯出租率大約九成,商戶正陸續入伙或最後裝修。
關注組質疑違「婚嫁作主調」承諾
一直關注「囍帖街」重建的H15關注組認為,囍匯租金高昂,再加設有關條款,變相進一步減低原利東街商戶重新進駐的意欲,與當年市建局聲稱重建後會以婚嫁作主調相違。亦有環保團體質疑囍匯部分地方違反環保元素(見另稿)。
市建局早於2003年10月宣布計劃重建有「囍帖街」之稱的利東街,當年民間強烈反對,市建局其後於2007年表示,利東街項目重建後會以婚嫁作主題,並承諾昔日商戶可在重建後入標,重返利東街經營。10多年時光荏苒,囍匯住宅及商戶去年底陸續入伙。消息稱,其中一家昔日商戶將會租用地舖。
不過,記者觀察發現,囍匯地舖主要是由名店進駐,如首飾店Pandora、服飾店TWIST等,地庫商場則有連鎖品牌榮華、大同等中式餅家等,暫未見到有囍帖店。
記者翻查地舖4間商店於土地註冊處的租約條文,發現市建局與商戶簽訂的租約附設不少「規定」,當中加入「First Class Shopping Premises」條款,要求承租商戶均需要符合商場「一流」的檔次,包括商舖設計、售賣貨品、櫥窗展示等,卻未見任何指定經營婚嫁業務的條文。
規定商戶照明至凌晨1時 違環境局約章
另外,雖然囍匯每日開放時間是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但租約內亦有條文規定商戶每日早上6時至凌晨1時提供燈光照明效果,包括商舖櫥窗燈光等。這與環境局月初公布的《戶外燈光約章》鼓勵商戶晚上11時後關燈的措施相違背。
市建局前非執董吳家鎚表示,以往市建局重建項目的商戶租約條款,未有特別加入「一流購物商場」條款,最多因應該區特色加入部分要求,如旺角花園街(俗稱波鞋街)項目重建後,將要求商舖需售賣與體育相關的貨品等,他估計因囍匯項目是市建局與兩個發展商聯手發展,對方希望加入部分經營條款所致。
市建非執董﹕保育自欺欺人
資深測量師何鉅業指出,有關條款以往見於不同私人商場,「First Class的概念不是罕有,在部分具規模或重點商場都會加入,原因是業主擔心會有商舖檔次或經營手法不符合商場格調而影響人流」。市建局非執董胡志偉說,作為重建項目,市建局大原則是應遵守當日對小商戶的承諾,否則「用這種形式做保育是自欺欺人」。
明報記者 黃俊鋒 馬耀森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