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與多個島國及非洲國家在巴黎氣候會議上合作,力爭達成力度較大的協議,被形容為「雄心聯盟」。不過此聯盟並不包括中國、印度等碳排放量較高的新興國家,惹來關注,中國官方媒體周四更發表評論,斥西方傳媒刻意做騷,意在施加輿論壓力,令反對協議的國家就範以免被指「阻礙談判」。 「扣阻礙談判帽子」 中新社引述與會的觀察家稱,由歐美牽頭、建立新聯盟的手法實是發達國家在氣候談判中的「老戰術」:「搶道德制高點的位子」和「扣阻礙談判的帽子」。 文章稱,雖然氣候峰會採用「協商一致」的原則談判,但過去幾年,主席「經常選擇無視反對者意見強行通過協議」,談判機制向少數服從多數靠攏。 評論又指,作為全球暖化「主要責任方」的歐盟今次拉攏氣候變化最顯著的受害國家, 與之「一起分享道德光環」,藉以將多年維持在2℃的氣溫控制目標調低至1.5℃,並質疑反對者「不夠雄心」。 文章引述中國國家發改委國際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指出,空洞的目標未必有利於會議進程,有非政府組織亦稱,新目標很可能淪為空頭支票,最後傷害的還是氣候脆弱國家。 「對談判進程無意義」 新華社則稱,「雄心聯盟」是西方媒體炒作的概念,對氣候談判進程無實質意義,對推動解決氣候問題無益。文章稱,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集團(非加太集團)與歐美在峰會上的發言並無結盟之意,僅是立場保持一致,無長期協調機制,只屬鬆散的集合。另一方面,「雄心聯盟」的四大訴求是各方早有的共識,並無新意,但「非加太」集團呼籲提供「足夠的、可預期的及可持續的氣候融資」卻鮮有外國傳媒提及,質疑發達國家藉此聯盟刻意迴避履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應付氣候變化資金的關鍵議題。 (中新社/新華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