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科院成立後,昨舉行首屆科技及創新峰會,邀請中外科學家、學者、企業家等演講,當中一項焦點是探討如何具體落實新科技的應用。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強調,峰會並非「吹水會」,表示科學與社會關係密切,但科學家向來不擅長與公眾溝通,希望香港科學家可多介紹自己的工作,認為峰會有助提升香港科學家的競爭力。 徐立之:非「吹水會」 行政長官梁振英昨出席高峰會時說,今年是本港在科學、 創新和技術3個主要領域上的重要啟動之年,過去一年有多個重大舉措,包括成立創科局和港科院等。他表示希望政府日後可與香港的科研、 學術和產業界「官產學研」合作,通過科技事業發展,令香港經濟更多元化。 徐立之致辭時表示,強大的科技基礎對發展知識型經濟相當重要,他希望港科院能幫助香港創新科技,製造出一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促進科研成果的應用,培養下一代的科學家。院方暫定每兩年選出5名院士,人選由現任院士提名,須經三分之二院士通過。院士要對香港的科技發展有貢獻,但不會限制國籍。 有份出席峰會的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鄭文聰表示,香港工業正面對「互聯網+」(Internet Plus)時代的挑戰,需要通過創新科技尋求突破,以達可持續發展。他說,港科院成立的目的之一是推動香港科技發展,提升香港科研實力;並透過與工商業交流,加強科研成果的應用。工總與港科院同意建立策略伙伴關係,成立常設機制,包括雙方每年舉行一次聯席會議,交換資訊,期望藉此平台,就科研及其產業化的發展向政府提交意見。 工總港科院建策略伙伴關係 港科院目前以「有限公司」形式運作,徐立之表示,現時只是開始,希望將來會有更多資源和私人機構支持。港科院義務秘書、中大理學院院長黃乃正表示,港科院成立初期由20多名科學家組成,會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議,但並非研究所,不會做研究,運作模式與中國科學院旗下設立多間研究所不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