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銷售投連險 議員促修例監管
【明報專訊】立法會正審議法例設立保險業監管局,將保險業由業界自我監管改為官方監管。有份審議法案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表示,近日接獲約20宗市民向理財顧問等中介購買投連險(投資連保險)的投訴,主要涉及不良銷售手法,有個案向證監會、保監處等法定機構投訴不果,只能向業界自我監管機構投訴,認為投連險目前是法例的灰色地帶,建議日後應由保監局和證監會共同監管。
向證監保監投訴不果
保監處發言人表示,立法會正審議《2014年保險公司(修訂) 條例草案》,現時保險中介人自律規管制度將會取消,改由新成立保監局直接監管中介人。發言人續稱,該處及3個自律規管機構去年共接獲352宗投連險產品投訴,佔整體投訴約21%,現時投連險公開發售前須獲證監會認可,而保險公司銷售前須獲保監處授權。投保人如對保險公司不滿可向保監處投訴,若涉保險中介人行為操守問題可向3個業界自律機構投訴。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該局負責監管銀行銷售投資、投連險及其他保險產品的行為操守,去年接獲38宗有關投訴,較2013年下跌14%。
單仲偕﹕不少市民中招損失
單仲偕表示,投連險產品內容、銷售手法、監管均有問題,不少市民「中招」導致損失。他舉例,投連險產品佣金和退保費用過高,而且收費不透明,加上保單年期長、保險成分小,令投保者難以了解保單內容。另外,目前不少投保者不是直接向保險公司投保,而是經中介人投保,但中介人完成交易收取佣金後便與投保者和保險公司再無關係,若中介人涉誤導銷售,投保者和保險公司往往難以追究。
斷供者50萬供款只能取回2萬
他透露,目前接獲約20名市民因購買投連險向他求助,其中有個案供款約6年後提出斷供,50萬元供款中只能取回2萬元;另有市民購買含保險成分的基金產品,但基金突然停止運作,事主先後向保監處和證監會求助均不獲受理,個案最終被轉界至業界自我監管機構投訴,令求助者十分無助,擔心業界「自己查自己」最終無補於事。
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亦表示,過往投連險最常見問題是投保人不清楚投保條款引起爭議,但近期保監處已收緊投連險規管,例如銷售過程必須錄音或由第三者向投保人覆核,他傾向日後由保監局規管投連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