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絲瓜液塗臉,是漢方美容除皺的秘方之一。現在城市裡沒有這個條件了,但是,把從菜市場買來的絲瓜榨成汁擦臉,也有美容的作用。絲瓜液還是古代清熱化痰的要藥,對黃痰咳嗽等症有很好療效。絲瓜絡因為具有強韌的網絡結構,通絡作用就比較強,可以藉助老絲瓜之氣來導引人體的經絡,幫助人體通暢經絡、通順氣血。特別是在通乳和調月經上,效果尤佳。
用絲瓜液塗臉,是漢方美容除皺的秘方之一。現在城市裡沒有這個條件了,但是,把從菜市場買來的絲瓜榨成汁擦臉,也有美容的作用。絲瓜液還是古代清熱化痰的要藥,對黃痰咳嗽等症有很好療效。絲瓜絡因為具有強韌的網絡結構,通絡作用就比較強,可以藉助老絲瓜之氣來導引人體的經絡,幫助人體通暢經絡、通順氣血。特別是在通乳和調月經上,效果尤佳。
鮮嫩的絲瓜,清香帶甜,是夏秋季節人們愛吃的蔬菜,同時也是一種治病的良藥。「非典」流行時期,常見報紙雜誌上刊出一些食療偏方。其中有一個食療偏方在許多報刊上都被提起過,那就是絲瓜湯。實際上絲瓜藥用,主要指絲瓜液和絲瓜絡。如用絲瓜液塗臉,就是漢方美容除皺秘方之一。
在日本崎玉縣新座市有位名叫平林英子的女作家,她雖然已過八旬耄耋之年,卻仍然是顏面紅潤、光澤,無一絲皺紋。她自稱從來沒有用過美容霜和抗皺膏之類的化妝品,只是每天清晨用藥棉蘸上絲瓜汁液塗於臉面,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據平林英子說,這一美容秘方是她母親祖傳的,她母親常用絲瓜汁液塗搽臉部,活了90多歲而無皺紋。絲瓜可以美容的消息在新聞媒體報導後,引起了日本科學家對絲瓜的興趣,並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絲瓜汁液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絲瓜藤莖的汁液更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雖然絲瓜汁具有美容的作用,很少有人知道「絲瓜汁」製作的方法,不少人還以為就是把絲瓜搗爛,絞成汁。其實,並非如此,「絲瓜汁」是這樣製作的:當絲瓜生長旺盛後,即將廢棄時,於離地五尺處,把莖剪斷,將根部切斷口插入淨瓶中,外以包紗布護住瓶口,經一天一夜,莖中流出瓶內之汁液,即是「絲瓜汁」。現在城市裡沒有這個條件了,但我們可以把從菜市場買來的絲瓜榨成汁,用這個絲瓜汁擦臉,也有美容的作用。
另外在古代,絲瓜液的作用不僅是用於美容,而是用於清痰,是清痰的要藥,但由於絲瓜屬於寒涼食物,所以主要用於清黃痰咳嗽等,同時還具有清熱止咳的作用。 《本草綱目拾遺》說:浙江蕭山一位老太婆賣肺癰(肺膿瘍)藥水,「三服立愈,門如市,已數世。王聖俞曾得其方述之,即絲瓜水也。
Sidebar:如何做絲瓜最好吃
清炒絲瓜
1.絲瓜去皮,洗淨,從中間一分為二切片備用;
2.鍋內油燒熱,下蒜茸煸出香味,倒入絲瓜,加入鹽一起翻炒;
3.炒至絲瓜心完全變白即可出鍋。
絲瓜炒肉
1.絲瓜洗淨切塊;
2.肉切絲,放點澱粉,拌勻,這樣肉的味道會比較好。
3.鍋裡放油,加熱至7成熟,放入蒜瓣炒香。
4.倒入絲瓜塊,翻炒,1分鐘後,倒一點生抽,繼續炒1分鐘。
5.加一點清水,燜一分鐘。
6.加入適量的鹽,出鍋。
絲瓜炒雞蛋
1.雞蛋打散,乾枸杞泡水;
2.雞蛋液中加一小勺水,攪勻,鍋熱倒油後,先倒入雞蛋液將雞蛋炒至8成熟,盛出;
3.絲瓜洗淨,削去外皮,切成滾刀塊;
4.再次將鍋燒熱, 點少許油, 下絲瓜和泡軟的枸杞急火快炒約半分鐘,然後倒入雞蛋,炒勻,出鍋前勾薄芡,關火後加鹽拌勻即可;
5.絲瓜從入鍋到加雞蛋到出鍋,一共約一分鐘就可以了。
----------------
人參
主用於補氣
亂吃易致胸悶腹脹
《神農本草經》中寫到,人參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輕身延年」。大家普遍認為人參能大補,什麼人都可以吃。幾千年來,人參都被列為「上品」,但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參被神化了。
人參主要用於補氣生津。大家常說的人參,是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栽培者為「園參」;園參經曬乾或烘乾,稱「生曬參」,其性質較平和,不溫不燥,既可補氣,又可生津;而紅參溫陽補氣的作用較強,主要用於急救回陽。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人參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抗休克、抗疲勞,輔助調節血脂和血糖。但它並不是「神藥」,很多慢性病患者不能單靠吃人參就會康復,需要長期服藥治療。
高血壓患者和兒童慎用。人參是一種補氣藥,沒有氣虛的病人誤用或多用,可能導致閉氣,出現胸悶腹脹。高血壓患者擅自服用可能加重病情,甚至發生腦血管意外。兒童長期吃還可能引起性早熟。
夏季服人參會加重炎症。一般來說冬季天氣涼,適合吃人參;夏季天氣炎熱,不宜吃人參,否則可能提高身體興奮度,加重原有的炎症。服人參後,不可飲茶、吃蘿蔔,以免藥效受損。
根據需要有不同吃法。吃人參的方法有很多,煎湯服用,藥汁中的有效成分濃度高,因而補益作用較強,適用於大病後需要進補調養的人;隔水蒸後服湯一般可以反复蒸煮3~5次,直到藥汁極淡為止。同時加入具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可使進補療效更佳,如加入紅棗、桂圓、冰糖、枸杞、百合等。人參搭配各種藥物能起到不同作用,例如配白朮能健脾益氣,治療脾胃虛弱、吐瀉、乏力;配五味子能益氣生津、斂汗,治療元氣不足、氣短自汗等。
其他參也有不同作用。高麗參鮮根經沸水燙煮,浸糖汁後曬乾,稱為「糖參」(白參),它性平和,能健脾益肺;野山參能大補元氣。使用這些參前都應先諮詢醫生或藥師。
----------------
涮後配小料
減少羊肉羶味
天氣漸冷,呼嘯的寒風似乎在告訴我們,吃羊肉的季節到了。然而,羊肉的羶味卻讓很多人難以接受。烹調羊肉的方法有很多,只有「對症下藥」,才能達到最好的去羶效果。
煮、燉、燜,加白蘿蔔
從中醫角度來說,白蘿蔔性寒涼,能潤燥清火,而羊肉比較溫熱,因此兩者在寒熱方面比較平衡。更重要的是,兩者搭配既能減少白蘿蔔的辣味,也能減少羊肉的羶味。此外,這樣的搭配不但營養互補,還能減輕羊肉的油膩感。除了白蘿蔔,加胡蘿蔔或紅棗、陳皮等一起燉,也是簡便又營養的除羶方法。
爆炒,起鍋加香油
爆炒時用蔥、姜、蒜熗鍋,能減輕羊肉的羶味。或等羊肉炒到半熟的時候,放入醬油、醋、料酒等煸炒幾下,起鍋再加入少許香油,這樣炒出來的羊肉味道鮮香,基本沒有羶味。蔥爆羊肉經典的做法是,一斤羊肉搭配一斤大蔥。先用一半切好的大蔥和羊肉一起炒,同時加入醬油等調料。等羊肉炒到半熟,再加入另外一半大蔥,等到出鍋時,羊肉的羶味基本就沒了。
做餡,拌花椒粉
用羊肉和餡時,拌入一些花椒粉、蔥末、薑末,不僅羶味減小,而且還能讓餡更加鮮嫩。
涮,配小料
涮著吃是減少羊肉羶味的好方法。涮好的羊肉,再搭配韭菜花、腐乳、芝麻醬這些小料一起吃,羶味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