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困擾不少都市人,患者不單睡不安寧,還因此影響日間學習和日常工作表現,但原來除此之外,此病更有機會令人體缺氧,導致身體細胞無法自行修補,並出現內分泌失調,引發多種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中風、肥胖及代謝綜合症等。專家建議,如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病徵,應及早求診。
睡眠窒息症是指患者於睡眠期間,因各種原因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過往有研究發現,有八成的睡眠疾病均為阻塞性睡眠窒息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男女比例約八比二,男性患者遠超過女性, 現時本港有4.1%中年男性和2.1%中年女性受此症困擾,當中以肥胖人士居多。
患者除了會打鼻鼾,又因睡覺時出現間歇性窒息,令大腦間歇性缺氧而喚醒身體。縱使他們未必意識得到,但身體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會使睡眠質素大打折扣,日間容易疲倦及打瞌睡,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長遠更可能引起不同併發症,對健康造成深遠影響。
打斷睡眠 身體無法休息
現年五十四歲、患有高血壓及肥胖的吳先生,十年前已發現睡覺時會打鼻鼾,鼻鼾聲大至被太太投訴之餘,有時候更出現窒息,影響睡眠質素、精神甚至情緒,但他一直以為是正常現象,沒有主動求醫。直至2006年,吳先生因中風入院,經醫生轉介至呼吸科專科檢查,才確診患上嚴重程度的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當時他每小時持續十秒的窒息次數高達七十五次)。
他沒想過其中風及高血壓的病情,原來與睡眠疾病令血管硬化有關。其後他接受正氣壓睡眠呼吸機治療,病情及睡眠質素等都有明顯改善。
香港睡眠學會會長兼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頌眉說,很多患者知道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會影響睡眠質素,但部分患者卻誤以為每晚只睡六至八小時對身體影響有限,認為沒有醫治的迫切性。可是,過往已有細胞和老鼠的實驗室研究證實,晚上睡覺期間細胞不定時缺氧,可破壞細胞、增加身體發炎風險及導致荷爾蒙分泌失調等問題。
她說,人們睡覺時會不斷交替進入淺層、中層及深層睡眠。在規律的睡眠循環中,約四分一時間處於深層睡眠,此時全身所有肌肉得以放鬆並休息,體內所有能量及氧氣都用以修補細胞及進行新陳代謝。換言之,進入深層睡眠時間愈長,人體得到休息及復元的時間便愈多。縱然很多患者可以快速進入深層睡眠,卻往往因體內含氧量低而被大腦叫醒,深層睡眠時間很短,致使患者身體機能趕不及復元。
代謝綜合症風險高五倍
林頌眉解釋,細胞需要氧氣維持自我修復功能,當血含氧量低,血管壁細胞缺氧會導致血管硬化、血管壁容易破損,嚴重可致血管栓塞、形成血塊導致中風。同時, 當身體意識到氧氣不足,心臟每一下泵血壓力會增大並心跳加快,容易令血壓增高,加重心臟負荷引發心臟病。她說,美國國家高血壓小組早於2004年,已把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列為可導致高血壓的成因之一。
她續稱,睡眠不足時,控制食慾荷爾蒙的分泌或會失調,大腦會分泌較多「食慾荷爾蒙」(Leptin),令人起牀後胃口大增,使患者容易肥胖及有高血脂問題。她引述香港大學一項過往涉及約200人的研究發現,此症患者較一般人患上代謝綜合症(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肥胖)風險高出五倍。
此外,林頌眉稱醫學界有初步研究顯示,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亦可能與女性的生育障礙──多囊性卵巢症有關。現時針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與多囊性卵巢症的研究,已成為新研究方向。
正氣壓治療打通氣道
鑑於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對健康影響深遠,林頌眉建議患者及早接受評估及治療。但與主流疾病不同,此症由人體結構異常(如呼吸道的結構)而致病,故沒有藥物治療,而且兒童與成人的療法不同。
正氣壓睡眠呼吸機(Cont 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是成年患者的標準治療。而下顎短小、頸部較短者,因顱顏結構異常令呼吸道空間窄小,可向牙齒矯正專科醫生求診,接受牙膠矯正器等二線療法。另有手術可切除阻礙上呼吸道的軟組織,但切除的組織可能重生,不能治本,故療效以首兩年較為明顯,隨後病況仍會再現,因此現時已甚少建議成人患者接受切除手術。
至於兒童患者,病人多因扁桃腺肥大致病,故可考慮割除不會重生的扁桃腺。
肥胖、吸煙、男性高危
部分患者可能因肥胖、脂肪組織阻礙呼吸致病,減重也是其中一個改善病情的方法。林頌眉指出,曾有肥胖患者減去數十磅後根治了此症。據臨牀經驗,肥胖患者減去三十至四十磅,有助改善病情。
她提醒,若市民發現自己出現病徵,例如日間常常感到疲倦、嗜睡、睡覺時打鼻鼾、尿頻等,可接受睡眠測試診斷及評估,透過不同儀器收集心電圖、腦電圖、眼電圖、肌電圖、血液含氧量等睡眠數據,分析後如發現血氧水平低,睡眠時又出現五次或以上窒息,便會確診患上睡眠窒息症。她強調,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上此症, 肥胖、男士、吸煙及飲酒者都是高危一族,如有病徵應及早求診,以減低長遠併發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OSA)成因
一般人的呼吸道於睡眠時,咽喉氣管保持暢通,可供空氣通過,但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進入深層睡眠時,卻因氣管受阻引致窒息,原因包括:
1. 氣管受壓:咽喉中的扁桃腺或增殖體脹大;肥胖和軟組織過多,或舌頭腫大;
2. 呼吸道空間收窄:上呼吸道肌肉鬆弛,咽牆容易塌陷而收窄。
-----------------------------------------------------------------------
年輕高血壓與OSA有關
香港睡眠學會會長兼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頌眉稱,本港近年有趨勢,發現年約二十至三十歲的年輕高血壓患者,經轉介接受睡眠檢查後,確定高血壓與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有關,但患者以往沒察覺自己的OSA病情。
-----------------------------------------------------------------------
正氣壓睡眠呼吸機治療
正氣壓睡眠呼吸機是成年患者的標準治療,香港睡眠學會會長兼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頌眉解釋,其使用方法是患者在每晚睡覺時戴上CPAP呼吸機,它會定時噴出正氣壓,利用正氣壓(即風力)打通阻塞的氣道。坊間有多種CPAP型號選擇,但需醫生「處方」才能購買或租用。
初期使用儀器時,病人或因風力、鼻罩物料引致敏感或不適,病人可向醫護人員求助,透過調校呼吸機噴出的風力力度,可使病人不會因噴射的風力而影響入眠;如若出現鼻液分泌增多問題,醫生可處方藥物輔助減輕症狀。她表示,本港暫無使用CPAP統計數據,但臨牀觀察使用的病人愈來愈多,反映持續使用有助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