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後應照X 光、電腦掃描或是磁力共振掃描?

[2025-02-04]

受傷後,取決於受傷的情況和嚴重性,很多時傷者需要接受影像學檢查(Imaging examination),這都是讓醫生作出準確診斷極其有用的工具,不過,不同的影像學檢查是不一樣的,這些影像學技術在多方面是有分別的:是否方便及容易使用、清晰度、使用的能源等。

(一)適用X光的創傷

X光發送輻射通過身體,高鈣含量的部位(例如骨骼和牙齒)阻擋輻射、在圖像上顯出白色,軟組織讓幅射通過、在圖像上顯出灰色或黑色。X光是最容易做得到和最快捷的影像學檢查,通常只需幾分鐘便可完成,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查,通常都能讓醫生檢查出骨骼的重大問題,包括骨折、脫臼、錯位、關節間隙變窄等,但X光未能察覺到輕微的骨和軟組織損傷或炎症,不過,就算醫生覺得只是軟組織損傷(例如肌腱撕裂),他也會為傷者拍照X光,排除骨折。

(二)適用磁力共振掃描的創傷

磁力共振掃描運用強磁鐵將無線電波通過身體,引起體內的質子(Protons)發出反應、為體內的結構製造出精細圖像,包括軟組織、神經纖維和血管等,與X光和電腦掃描不同,磁力共振掃描並不使用電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有些創傷太輕微、以致X光檢查不出,而磁力共振掃描則可檢測出來,尤其是因運動創傷或勞損的肌肉及骨骼疾病,包括:軟骨磨損、關節炎症、神經纖維受壓、脊髓損傷、膝半月板撕裂、前交叉韌帶(又稱前十字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損傷、跟腱(又稱阿基利斯跟腱、Achilles’ tendon)斷裂、肩旋轉肌腱撕裂(Rotator cuff tear)、肌肉或肌腱拉傷或扭傷等。

(三)適用電腦掃描的創傷

電腦掃描將X射線通過身體,但與普通X光測檢不同,電腦掃描能做出更高層次的細節、電腦化、360度俯瞰身體結構的圖像,檢查快捷,比普通X光需時長一點、但仍然很快(通常只需幾分鐘),所以是在緊急情況時的理想檢測方法,在意外時可快速檢測是否有骨折(包括X光檢查不出的輕微骨折)、瘀血、內臟創傷等。

若傷者不能接受磁力共振掃描,例如傷者曾接受植入人體內的金屬植入物(metallic implants),包括子宮內避孕器、人工關節、心臟起搏器、眼鏡植入物、動脈瘤夾、炸彈碎片、骨科金屬固定器(例如骨板及螺絲)等,醫生會為他們照射電腦掃描,但電腦掃描在分辨不同組織的細微差異就不及磁力共振掃描。

選用合適的檢查帶來正確的診斷,這是採用有效的治療方法的重要先決條件,患者在自己的醫療護理方案應擔當更積極的角色,在接受檢測前先明白X光、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掃描的分別,若有任何疑惑或問題,請向醫生查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