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1
    星期五

奇趣中華:劉備借荊州

[2025.04.11] 發表
荊州在湖北省內。
位於湖北省荊州古城的荊州城牆。

【明報專訊】若有人向別人借東西被形容為「劉備借荊州」,是指那個人「有借無還」,因為歇後語下一句是「一去無回頭」。劉備「有借無還」事件是怎樣發生的?

荊州在古時稱江陵,地理位置曾是戰略要地,在東漢末年、著名的「赤壁之戰」後,進入「三國鼎立」的局面,互相制衡的三國分別是曹操的曹魏、劉備的蜀漢,以及孫權的東吳。三國的交界處正是交通便利的荊州,因此三國都視荊州是重要的爭奪之地。

「借」荊州的因由

荊州內多郡均屬孫權勢力範圍,然而劉備獲得不少荊州人支持,所以他便向孫權「借」數郡,好讓他安頓那些願意追隨他的人民。《三國志》引述以記載東吳歷史為主的《江表傳》中,有這樣一句:「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孫權手下名將周瑜是荊州南郡太守,將南岸的範圍分給劉備,劉備卻因獲分的地方太小,不能好好安頓人民,便向孫權再借荊州數郡。這便是「劉備借荊州」的由來。

「還」得到先好借

據《三國志》記載,後來劉備取得益州,孫權見他已有土地,便向他「討還」荊州,當時劉備沒有說不歸還,而是這樣回應:「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意思是待取得涼州後,便把荊州數郡交還孫權。孫權對此不滿,而且憤怒,於是便派兵突襲劉備督領的荊州三郡:長沙、零陵、桂陽。劉備向孫權求和,最終雙方「和解」,將荊州範圍劃分,部分歸孫權、部分歸劉備。

大意失荊州

劉備借來荊州重地,後來又失去,與手下名將關羽有關。除了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也是後世常用的比喻,指人因輕敵大意、錯失重要的事情。原來劉備安排關羽鎮守荊州,東吳知道關羽不易對付,便使計讓關羽誤以為東吳沒有派來名將,導致關羽因輕敵、錯判形勢,防備不了突襲,最終關羽被擒獲,且失去性命。

■想一想

你知道「大意失荊州」比喻什麼嗎?試分享你一次「大意失荊州」的經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58期]

更多教育
穿越古今山:4.20聯合國中文日
【明報專訊】每年4月20日是聯合國自2010年起訂下的「聯合國中文日」,目的是慶祝文化多樣性及全球多種語文使用,同時推動平等使用聯合國指定的... 詳情
講故事:小豬豬送外賣
【明報專訊】文:麥曉帆 太陽從東邊緩緩升起,金光閃閃的陽光照到動物村的每個角落,萬物復蘇,大家都醒了過來,各自開始努力工作。起來最早的...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