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1
    星期五

穿越古今山:4.20聯合國中文日

[2025.04.11] 發表
(圖二)

【明報專訊】每年4月20日是聯合國自2010年起訂下的「聯合國中文日」,目的是慶祝文化多樣性及全球多種語文使用,同時推動平等使用聯合國指定的6種官方語言,包括中文、阿拉伯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至於4月20日這天,原來跟傳說中創造漢字的始祖有關。

造字始祖:倉頡

我們從兒時開始認字,然後學寫自己的姓名、讀懂書本上的文章……你可有想過漢字是誰發明?根據不少文獻經典記載,文字由傳疑時代黃帝的史官倉頡所創,倉頡因此被公認為造字始祖。在未有文字的時期,倉頡作為史官,已需要記錄大小事情,他通過「結繩」留記號的方式來記事,可是事情多又複雜,單靠結繩不足以記錄,於是他從觀察大自然中獲得啟發,看見鳥獸留下的腳印,發現各種形態,便以此為靈感,創造不同符號以代表各種意思,慢慢演變出漢字,例如「日」是模仿太陽而來。

有了字天便哭了!

漢字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人們有字可書寫及記錄,典籍如《韓非子》、《淮南子》等都有提到倉頡造字,《淮南子》:「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指倉頡創造漢字的日子,天上降下如雨大的穀糧,邪魔鬼怪知道了也在哭泣。又有說因為有了文字之後,天地的秘密都要被人寫下來,人們懂得文字便會知道所有事,所以才怕得要哭起來。

農曆三月中(大約4月19至20日)是中華傳統廿四節氣中的「穀雨」,也是傳說中倉頡創造漢字的日子,因此聯合國便將4月20日訂為「聯合國中文日」。

想一想

書寫時候,你有想過字的由來嗎?

漢字分類

倉頡造字之後,後來的人根據不同的規則繼續創建用字。現時收錄漢字最多的字典是台灣教育部出版的《異體字字典》,連同異體字,共收錄106,303字,當中近3萬字為正字。

「六書」是6種造字的原則,分別是:(圖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58期]

更多教育
講故事:小豬豬送外賣
【明報專訊】文:麥曉帆 太陽從東邊緩緩升起,金光閃閃的陽光照到動物村的每個角落,萬物復蘇,大家都醒了過來,各自開始努力工作。起來最早的...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