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審計:長和續簽港口合約涉違規 擬檢控涉事官員港口高管
【明報專訊】由貝萊德牽頭的財團上月初公布計劃收購長和(0001)旗下兩個巴拿馬港口,這宗交易出現變數,巴拿馬審計機關質疑,指由長和旗下和記港口營運的巴拿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在2021年續約過程中涉嫌違規及欠款,涉額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指欠款3億美元 未按條款分帳
巴拿馬審計總長Anel Flores周一(7日)公布審計報告,指巴拿馬港口公司於2021年續簽特許經營合約時,未獲審計機關批准,違反審批程序。同時,該公司透過享有稅務豁免的承包商,減低向政府繳交費用。他表示,該公司原應在首25年合約期內向政府繳交至少13億美元,但實際僅繳8.5億美元,目前仍欠款約3億美元,且未有按合約條款與政府分帳10%利潤。
交海事局決定撤銷合約否
Flores表示會於周二(8日)向檢察機關提出刑事檢控,針對當時批准續約的海事局官員及巴拿馬港口公司高管,並把審計結果交予巴拿馬海事局,由其決定是否撤銷合約。他強調交易雙方均有責任了解相關內容,「當中存在違約、欠款,以及無數(countless)計算錯誤」。
涉及的港口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Balboa)及克里斯托瓦爾(Cristobal)港口,為長和在全球43個港口資產中的關鍵據點。根據長和早前公布與貝萊德財團達成的出售環球碼頭(除內地香港以外)原則協議,交易一旦完成,長和將可套現逾190億美元(約1482億港元)。截稿前,本報未能聯絡長和置評。
美媒:華接觸富豪國企研收購可能
《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巴拿馬高層官員表示,相關法律程序或需時6個月至1年,屆時或對交易構成阻礙。報道另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已與部分內地及香港富豪、國有企業接觸,探討收購有關資產的可能,包括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招商局等已與長和展開非正式談判,一旦原有交易告吹,或考慮接手部分港口資產。
報道指出,Flores發言前,貝萊德主席芬克(Larry Fink)曾公開表示,美中之間日益加劇的關稅爭端可能使交易更為複雜,他說:「我們還有9個月的監管審查期,我們會觀察事態如何發展。但我其實頗為樂觀,認為最終可以找到解決方案,因為若仔細看整個過程,一切均按正規程序進行,並非外界所稱的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