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2階段向加拿大強徵關稅 解決邊境問題可避首波「大刀」
提名商務部長披露4月1日實施「大關稅計劃」
【明報專訊】隨著2月1日關稅威脅日益逼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如果加拿大政府能解決邊境問題,可能可以避免美國的第一階段關稅。
在昨天(29日)的確認聽證會上,盧特尼克詳細說明了一項可能向加拿大分兩個階段進行的關稅計劃。
第一階段關稅可以避免的,前提是加拿大能解決非法移民和芬太奴毒品走私問題。這實際上不是關稅,而是一項旨在促使墨西哥和加拿大採取行動的關稅措施。加拿大和墨西哥正迅速採取行動。如果執行到位,將不會有關稅。
盧特尼克亦暗示,在特朗普下令對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進行研究後,可能會實施更廣泛的關稅措施——他稱之為「大關稅計劃」。這項研究預計於4月1日完成,屆時可能會帶來新的貿易壁壘。盧特尼克在美國參議院證會上﹐與密歇根州參議員彼得斯(Gary Peters)交換意見時表示﹐加拿大製毒工場是由墨西哥販毒集團控制。如果美國是加拿大最大的貿易伙伴﹐加拿大便應該尊重美國,關閉加拿大邊境,停止讓芬太奴進入美國。
雖然目前只有1%的非法毒品來自加拿大,但美國官員仍然擔心﹐加拿大日益增長的毒品所產生的問題,以及加拿大執法機關未能有效打擊國際犯罪組織的洗錢活動。
盧特尼克又指出,加拿大和墨西哥似乎正採取一些行動。例如,加拿大已宣布了一系列關於邊境、移民和犯罪的措施,並獲得華盛頓的積極回應。
加拿大官員也一直在整理材料,以展示最近採取的打擊非法越境走私的努力。
盧特尼克表示:「如他們執行這些措施,就不會有關稅。如果不執行,就會有。」
然而,潛在的風險依然存在。盧特尼克明確表示,美國正在考慮一系列廣泛的關稅選項,這些選項將基於總統要求在4月1日前提交的研究報告。在聽證會上,盧特尼克說,春季將與加拿大「算一筆帳」,特別提到乳製品和汽車製造行業的問題。他希望能將更多的美國乳製品出口到加拿大﹐加拿大對美國乳農待遇很差﹐故必須結束這情況。而汽車製造業的工作機會,應從其他北美國家引回美國。汽車製造業去了加拿大,去了墨西哥。重要的是,這些工作必須回到密歇根州,回到俄亥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