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未解 《全球塑膠公約》難產
《全球塑膠公約》最後一輪談判上周一(11月25日)起在韓國釜山舉行,原定周日(12月1日)結束,但截至本港周一零時仍未達協議。「雄心壯志(high-ambition)聯盟」國家尋求達成限制生產和逐步淘汰有害化學品的全球具約束力協議,而「志同道合(like-minded)集團」國家則希望聚焦廢物處理,雙方分歧經過一周會議仍未能解決,大會主席指需要更多時間討論。
近200國代表過去一周出席這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五輪會議(INC-5),尋求達成全球首份解決塑膠污染的公約。挪威和盧旺達為首60多國組成的雄心壯志聯盟主張大減塑膠生產,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伊朗等化石燃料大國組成的「志同道合」集團則力倡廢物管理解決污染危機。
押後多時的新草案文本周日下午公布,當中反映與會國之間的分歧。路透社引述文本報道,當中就有分歧議題有多個選項,包括是否限制塑膠生產、管理塑膠產品和有疑慮化學品,及為協助發展中國家執行公約提供融資。
大會主席瓦爾迪維索(Luis Vayas Valdivieso)在周日晚的全體會議稱談判有進展,但表示他們須承認仍有些關鍵問題妨礙他們達成全面協議。他稱需額外時間解決,指會議代表普遍同意稍後再舉行會議。
大會主席稱需時解決關鍵問題
有尋求達成具雄心條約的代表指少數國家妨礙推進談判。多國拒絕點名阻止達成協議的國家,但公開聲明和提交的文件顯示,主要是沙特和俄羅斯等產油國試圖阻止減產和其他雄心目標。
(中央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