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02
    星期一

解讀關鍵詞:親子關係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2024.12.02] 發表
小童群益會調查指出,青年渴望聽到家長說鼓勵說話,逾60%受訪青年最想聽到照顧者說「加油」。

【明報專訊】孩童成長過程中,親子衝突可說是大部分家庭都要面對的難題。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公布一項親子衝突狀况調查結果,四成受訪家長表示每周至少一次與孩子發生衝突,最常引起衝突的原因包括電子產品及做功課,各佔近七成。

女青年會2024年1至5月以問卷形式,在元朗、屯門、深水埗、油尖旺及觀塘等5個過去兩年最多虐兒事件報告的地區,訪問406名子女年齡為6至12歲的家長。53.6%受訪家長稱,衝突以「彼此妥協」收場,導致衝突重複出現。衝突原因最多是「電子產品」(68.4%)及「做功課」(68.4%),其次是「學業表現」(43.8%);91.1%衝突的方式是「口頭爭執」,10.3%是「掟東西」,8.7%是肢體衝突。

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單位主任施倩俐指出,家長需學會「溝通式管教」,與孩子真正協商,包括界定分歧、輪流表達感受、羅列可以滿足雙方關注的方案,令雙方都能接納,方能解決衝突根源。

5種愛的語言

每個人接收和表達愛的方式都不同。美國家庭輔導員Gary Chapman認為,家長可用5種方式向子女表達愛意。5種愛的語言包括讚賞肯定、身體接觸、優質時間陪伴相處、贈送真心的禮物及付出行動。

香港小童群益會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透過問卷訪問504名8至18歲的青少年及其非受薪照顧者,發現「5種愛的語言」中照顧者與孩子溝通時最頻繁「付出行動」,最少「讚賞肯定」。

香港小童群益會建議家長可從建立善意溝通入手,鼓勵、讚賞、認同及肯定孩子,讓青少年感到被尊重、接納、重視及擁有自主權,以推動他們嘗試新事物、克服困難及發展自己的潛力;同時避免拿孩子與別人比較,或說強人所難、控制孩子行為的說話,以免打擊自信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07期]

更多教育
職業解碼:令世界變好一點——導演陳詠燊
【明報專訊】「導演的工作苦多過樂,因為要負責的東西實在太多。」執導《逆流大叔》、《飯戲攻心》等電影的導演陳詠燊(Sunny)說:「不過,在《... 詳情
公民挑戰題
【明報專訊】■題目1 國家自進入21世紀以來的全方位外交理念 資料A:新聞撮要 國務院總理李强2024年10月16日在巴基斯坦首... 詳情
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全球數碼競爭力 港升3位至第七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2024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香港位列全球第七,較去年上... 詳情
趣學STEAM:機械人播種固碳
【明報專訊】對於實踐低碳生活,大家或會思考如何減碳,屯門官立小學的同學卻想到「固碳」,並以「播種機械人」的創意構思配合「實踐低碳生活」的比賽... 詳情
趣學STEAM:參考肯亞農夫 守護種子成長
【明報專訊】「這是歷時整個學年的比賽,其間同學參與各種活動,例如參觀農莊、機械人製作工作坊等,然後同學發揮創意製作機械人,在比賽展示成果。」...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