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思路改 優勢區擴發展空間
專家:西部開發無人去 京滬深料增建設用地指標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日前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專闢一章闡述「城鄉融合發展」,北京城鎮化專家指出,當中提到健全土地管理制度,要「使優勢地區有更大發展空間 」,改變了近年的區域發展思路;作為中國經濟增長引擎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接下來將獲得更多建設用地指標。
《決定》有關城鄉發展的「優化土地管理」部分備受關注,當中提及,健全與「宏觀政策和區域發展」高效銜接的土地管理制度,優先保障主導產業、重大項目合理用地,使優勢地區有更大發展空間;建立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指標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協調機制;探索國家集中墾造耕地定向用於特定項目和地區落實佔補平衡機制;優化城市工商業土地利用,加快發展建設用地二級市場,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開展各類產業園區用地專項治理;制定工商業用地使用權延期和到期後續期政策。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城鎮化研究中心前主任趙堅對本報表示,這次《決定》在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出現「使優勢地區有更大發展空間」這種具體說法,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
用地指標調控社會經濟發展
趙堅說,以往國家為了鼓勵西部地區發展,在土地管理上有一種政策,就是給西部土地指標更多,「他(落後地區)土地指標更多了以後,他就搞了很多開發區,蓋了很多房子,結果那些開發區都是空置的,房子也沒人去住」。趙堅認為,當前一些地方超前建設後出問題,和土地管理政策有關係;在東部地區十分寶貴的建設用地指標,在西部落後地區沒有得到很好利用,「所以這次提出要優化土地管理」。
中國的土地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政府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進行管理,既為了合理利用,也要保護耕地。譬如農業用地轉變工業用地,必須有國家的建設指標。而國家編制土地中長期利用總體規劃,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分配用地指標,重點是調控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劉國中:人多地少 土地利用效率需提高
《人民日報》8月1日刊登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的三中全會精神文章〈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強調土地是發展的重要資源,人多地少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必須毫不動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決定》提出,優先保障主導產業、重大項目合理用地,使優勢地區有更大發展空間。趙堅稱,雖然具體怎麼實施暫時不清楚,但是《決定》這個思路很明確,就是優勢地區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說,北京、上海、深圳本來沒有土地指標,「他現在如果是優化土地管理,就給你建設用地的指標,你就可以搞建設」。他說,也就是國家意識到,以往很多指標給了那些沒有發展、沒有優勢的地方,未能發揮作用。
新增用地指標與人口增長掛u
過去幾十年,土地資源一直是地方發展的頭等大事。雖然中國人口持續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但國家為了「均衡發展」,在土地資源配置上卻長期控制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用地、增加中小城市用地。包括以往基於「西部大開發」戰略,全國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一直向西部地區傾斜。
這次《決定》明確,「建立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指標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協調機制」,趙堅認為,這實際上是過去區域發展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都市圈人口規模大、建設用地卻少),可能意識到要有些改變。「就是說,你有發展的空間的地方,有發展機會的可能性的地方,我不能夠用土地來限制你。」而以前要平衡區域發展落差,以為給了土地就能發展,產業就可以在那建,「但是你那兒(西部)吸引不了人。」
推三大優勢區域發揮動力源作用
近年經濟增長放緩,中央多次強調「經濟大省挑大樑」。《決定》在區域發展方面也明確指出,要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趙堅稱,中國的大都市圈是經濟發展的引擎,中國發展服務業、發展高科技,主要是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區。
大灣區香港「被邊緣」 大環境差 粵需顧及自己發展
至於《決定》要求完善區域一體化發展機制,構建跨行政區合作發展新機制,深化東中西部產業協作。趙堅指「跨行政區合作發展新機制」是新提出的,現在政策是「對口支援」,新機制值得期待。
外界有意見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現狀變成廣東內部幾個大城市「內循環」起來,香港有點被邊緣化的跡象。趙堅表示,目前國際的大環境不好,國內經濟狀G不太好,特別是粵港澳地區原來都是外向型經濟,整個的外部環境不好的話,廣東自己當然會受影響,需要顧及自己發展。而香港發展的最大問題在於人才流失,二來是政治環境的問題,不能吸引外資。
趙堅認為,國家有意願發展好大灣區,讓香港更好融入,因此《決定》也提到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