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醫局要「體檢」 事故數量無大變 公院去年第四季11醫療風險警示 近3年新高
【明報專訊】公院近期事故頻生,醫衛局長盧寵茂早前責成醫管局檢討系統問題。盧昨稱,從每季公布的醫療事故宗數可見,公院近期事故數量與以往無明顯分別,惟理解社會關注。他說上任之初已認為醫管局要「身體檢查」,故要求該局先自行檢討整體管治,包括聯網層面情G。醫管局數據則顯示,去年第四季「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宗數為繼2020年第四季以來新高。
盧寵茂於無芋m講清講楚》稱,他不認為早前公開聲明屬罕有或嚴厲,稱政府關注情G,「醫療事故我們覺得一件都嫌多」,亦同意近期事故「似乎比較多一些」。但他說公院事故應以醫管局每季公布數字為準,而數據顯示無明顯分別。
翻查醫管局數據,公院去年第四季錄得11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包括7宗涉在病人體內遺留工具或醫療物料、兩宗涉錯誤為病人或其部位進行介入程序,為繼2020年第四季(12宗)以來新高,其間每季少於10宗。至於重要風險事件包括開錯藥和錯辨病人身分,過去3年每季介乎16至28宗。
稱甫上任已欲醫局「驗身」
盧稱醫管局作為大機構應定期「身體檢查」,自己上任之初已有意為其「驗身」,但政府有不少醫療政策推出,「暫時未去到」檢討醫管局系統和結構。他承認公院人手不足是事故成因之一,但非唯一因素,須檢視其他結構、系統、流程甚至個人問題。
憂出事即炒致「少做少錯」文化
被問以往不少醫療事故只見涉事醫護停職、未被懲處,盧寵茂稱醫管局有既定人事機制處理,要確保對醫護公平,並評定醫護應承擔多少責任,除非醫護故意為之。他不同意每當發生事故便要有醫護停職或解僱,否則對醫療持續進步無好後果,亦會造成「多做多錯、少錯少錯、不做不錯」的文化。
收費檢討建議維持年底推
公營醫療收費檢討方面,被問會否擔心如垃圾徵費般造成民意反彈,盧寵茂認為兩者不應比較,垃圾徵費操作複雜,惟社會認可政策原意,醫管局收費則需先確保行政操作得宜,維持目標於今年底提出建議。不過據悉,特首李家超對落實醫管局收費調整未有決定,考慮因素之一是社會對垃圾徵費的迴響。
盧寵茂稱醫療資源有限,不宜「好似仙女散花咁散晒出去」,「所有人也說有權使用公營系統,其實是很浪費」,強調政府要特別協助貧困、急症和重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