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大自然:雪域獵人 北極狐
【明報專訊】北極狐生活在北極圈內的高山苔原、雪地和海冰上。北極有些地區終年被冰雪覆蓋,在每年10月至2月的冬季,氣溫有可能降至零下50℃,太陽不會升起,俗稱永夜。北極狐比其他種類狐狸的體型更細小,能夠減少身體表面的熱量流失,有利牠們在北極嚴寒的環境下生存。
會變色和變厚的毛
冬天的北極一片白茫茫,北極狐的白毛有助牠們與冰雪環境融為一體,形成保護色。隨着夏季到來,北極圈陸地上的雪融化,北極狐漸漸褪去長長的白毛,換成較短、較薄的灰色或棕色,毛色和融雪後外露的泥土或石頭相近。
北極狐毛下的皮膚呈深色,有助吸收和保留熱量。此外,牠們的毛在冬季會變厚,冬毛可將體溫保持在舒適的40℃,使牠們能抵禦零下50℃的嚴寒。
狩獵方法
北極狐最喜歡的獵物是旅鼠。由於旅鼠生活在深埋雪中的隧道,北極狐為了探聽旅鼠的位置,會傾斜頭部仔細聆聽旅鼠在雪下移動或挖洞的聲音。一旦確認獵物位置,北極狐會先跳躍至空中幾英尺高,然後潛入雪中捕捉獵物。
積穀防飢
北極狐的食物種類繁多,包括小型哺乳動物、漿果、海藻、鳥蛋、雛鳥及昆蟲。但北極地區冬季漫長,北極狐難以找到食物,為了積穀防飢,北極狐在夏天可於一日內獵殺多達90次,並將獵物埋藏在雪下,留作冬天的食物儲備。有時北極狐也會尾隨狩獵中的北極熊,進食北極熊捕獵後留下的殘骸。
雪域獵人需保護
北極地區的暖化速度較其他地區快兩倍以上,海冰加速消融使北極狐在狩獵區和領地之間遷徙的限制大大提升。若你也想幫助緩解地球暖化,可從生活小習慣開始,例如珍惜用電。讓我們同心協力守護北極和以此為家的北極狐。
文、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天下 第3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