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28
    星期三

大人ing:演戲讀三國 英語做劉備

[2024.02.28] 發表
《鬥智》中Milo飾演劉備,為了演活角色,他重讀〈出師表〉,對諸葛亮及劉備有全新了解。
《鬥智》是英語舞台劇,念文法中學長大的Milo要突破難關,學習以英語念台詞。
Milo表示,演戲需留意演員之間的契合度,故他會跟飾演諸葛亮的演員討論故事內容,亦會寫下不少筆記,記下「劉備」與「諸葛亮」的情感表現。
Milo從中學開始接觸戲劇,除了一般演技與舞台運作,更讓他學會嚴守紀律。

【明報專訊】《鬥智》以三國時期著名戰役「赤壁之戰」為背景,為誇啦啦藝術集匯「從文本到舞臺?」劇場教育計劃系列的英語舞台劇,英文劇本由「第31屆香港舞台劇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兼此劇導演黃清霞翻譯及改編《三國演義》而來。閱讀古典名著,並以英語念台詞,還需學習京劇動作,對飾演劉備的文斐揚(Milo)來說都是新嘗試。他愛上戲劇,原來由「被認為」不愛讀書開始。

◆知多點

《三國演義》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元末明初通俗小說家羅貫中所寫,屬第一部長篇的章回體歷史小說,部分材料建基於史書《三國志》而成。《三國演義》以漢末三國時期為背景,以劉備勢力為主角,講述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及魏、蜀、吳三國為得天下而鬥智角力的故事,「草船借箭」、「火燒連環船」等情節為流傳後世的經典。◆

一次遲到 深明紀律重要

初中時,老師見Milo不愛讀書又活潑好動,便讓他加入劇社參與演出,自此種下對戲劇的興趣。Milo念中五六時更因喜歡戲劇,參加了「Bravo!香港青年劇場獎勵計劃」,「因為這個計劃,讓我對戲劇有更深的認識,也因此確立了自己想要演戲的志向」。計劃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並非學到演戲技巧,而是明白何謂「紀律」,「最深刻的一個體會,就是成為演員很講紀律——絕不可遲到」。

Milo憶述當時的導師很嚴厲,學員遲到,不論遲多少,都一概不讓上當天的課堂、不能進入課室,「印象中我有次遲了5分鐘左右,導師真的不讓我進課室」。他在學校讀書時試過遲到,但沒試過被拒課室之外;於獎勵計劃嘗到因遲到而無法學習喜歡的東西,他十分失落,自此除了準時上課,更加清楚自己想要演戲的目標,願意為喜歡的事付出,「當時也有劇場演出,每天的作息就是上學、放學、綵排、記台詞、睡覺……是很疲累,但覺得很充實」。

為讀演藝 三考中文

參與計劃的經驗,讓Milo高中時期已立志要當演員,但演戲之路並非想像般平坦易走,「(文憑試放榜前)一開始我是報讀演藝學院的,亦有面試機會,校方給予我有條件取錄(資格),奈何文憑試放榜中文科只考獲2級,未符合演藝(學士學位課程)的最低收生要求」。那時想考入演藝的如意算盤敲不響,他轉讀香港浸會大學創意電影製作高級文憑,但一年下來,他發現自己未能吸收所學,決定再報讀演藝兼再考文憑試中文科。

再報再考的結果,跟一年前相同:Milo得到演藝有條件取錄資格,中文依然只考獲2級。不過這年有點不同——他同時也報考了英國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IGCSE)的中文科,「當時是為了增加入讀演藝的機會而報讀(IGCSE)作兩手準備,因為聞說IGCSE較易考,演藝學院也接受IGCSE的成績」。Milo的IGCSE中文科成績達演藝學士學位課程的最低收生要求,終如願入讀演藝的戲劇藝術﹙榮譽﹚學士課程,主修戲劇表演。

重讀「考試材料」 重新認識劉備諸葛亮

演藝畢業後的Milo,演出以音樂劇為主,這次在即將公演的《鬥智》中,首次挑戰以英語演出中國古典名著故事。以英語念台詞,Milo要多下工夫練習,「因為相比native speaker(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我們(以廣東話為母語的人)在發音及說話上已是差了一截,不過導演很好,會糾正我們的發音及音調」。最考倒他的,是如何流暢地將粵語專有名詞轉換成英語或普通話,如「劉備」、「赤壁」等,英語劇本中都成了普通話拼音「liú bèi」、「chì bì」。

記台詞還算小事,要演活課文上的歷史人物,才是「打大佬」關口。「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體會,以前中學讀書的時候,也有讀到《三國演義》,又會和同學玩『三國殺』,(對故事)會有基本的概念。」文憑試中文科卷一甲部考核12篇指定閱讀篇章範文,其中一篇是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乃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兼是劉備最重要的軍師,但〈出師表〉內容對當時仍在念中學的Milo來說僅為「考試材料」,對故事並無太深刻的感受;直到今天要飾演劉備,他重新再讀〈出師表〉,有全新的領悟,「我一直以為劉備因為是主公,可以自己決定、處理一切事情,但重看故事,才發現沒有諸葛亮,許多事情他也做不了」。

Milo重閱〈出師表〉,除因要了解和投入角色,也基於他在演藝學到的一個演戲技巧——提升演員間的「契合度」。演技是個人修為,但團隊合作同樣重要,Milo自己演劉備,也會跟飾演諸葛亮的演員一起討論故事內容、人物反應表現等,建立二人的契合度,「演戲過程中,有高契合度的演員會知道或預想到對方可能的反應及動作,更易按對方表現有更佳的回應」。日常記誦台詞的練習中,他亦會做筆記,其中一部分便是記下他與「諸葛亮」的討論內容。

演活歷史人物 要「也文也武」

熟記台詞、投入角色之外,Milo為了《鬥智》,原來還得練習武功!舞台劇涵蓋「火燒連環船」、「苦肉計」、「赤壁之戰」等情節,諸葛亮、周瑜、曹操、孫權等家傳戶曉的歷史人物將一一登場。Milo念演藝時曾學「毯子功」(傳統京劇中對演員手、腰、腿動作的訓練),懂得翻騰踢腿、表演武功,既被導演相中演劉備,亦被負責京劇動作部分的導師安排做「動作演員」,負責擺動火旗、風旗等呈現火海、大風等景象,考驗他的「文」、「武」能力。

■「從文本到舞臺?」

劇場教育計劃系列全新舞台劇《鬥智》

公演日期:3月9日、16日(周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

地點:元朗劇院演藝廳

票價:240元(連演後舞台導賞)、210元及160元(全日制學生半價)

購票: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及art-mate發售

文:鄭惠霞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93期]

更多教育
粵學粵趣:滑捋捋
【明報專訊】粵語疊詞「滑捋捋」(waat6 lyut1 lyut1)用來形容物件光滑、順滑的意思。「捋」(漢語拼音lǚ)是個很古老的字眼,本... 詳情
文言基建:〈愛蓮說〉[1]——周敦頤
【明報專訊】■建議篇章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2]。晉陶淵明[3]獨愛菊;自李唐[4]來,世人甚愛牡丹[5];予獨愛蓮[6]之出淤... 詳情
【明報專訊】■基礎知識問答 1. C 2. A 3. D 4. 梅、蘭、菊、竹 ■延展對讀 (A)潔身自... 詳情
詞中物:我一生都在反對——余怒〈苦海〉
【明報專訊】社交媒體流傳「殘酷二選一」的小測驗,其中一種要大家從兩項有副作用的超能力中選擇一樣,例如「A. 可以隨時隱身但一輩子都無法穿上衣... 詳情
視聽之娛:少年再上  沙漠征途
【明報專訊】經歷過荷李活編劇及演員工會罷工,延期之後,終迎來《沙丘瀚戰》(Dune)電影系列的第二章。《沙丘》系列改編自美國科幻小說作家法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