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世界:在黃金時代下「夜巡」 荷蘭畫家林布蘭
【明報專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舉行「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展出多名15至20世紀初畫家的作品,當中較為人熟知的有香港藝術館曾展出的意大利藝術家波提切利(Botticelli)、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拉斐爾(Raphael)等巨匠的作品。荷蘭黃金時代代表畫家林布蘭(Rembrandt,1606-1669)的《六十三歲的自畫像》(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63)也是這次展出的作品之一。
荷蘭黃金時代
荷蘭黃金時代 (Dutch Golden Age)約出現於17世紀,該國不論在經濟貿易、科技等領域都取得重要成就。黃金時代沒有明確的開始年份,但普遍認為由1581年開始,當時荷蘭從領主西班牙取得獨立,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成為歐洲貿易重要港口;18世紀初英國經濟發展蓬勃,荷蘭失去領導地位,黃金時代就此結束。
在這段時期,大量移民從歐洲各國湧入荷蘭,帶來很多專業技術,加上其他國家受政治形勢等影響,使荷蘭在紡織業、糖業、造船業等發展如日中天。除了製造業,荷蘭也率先發展金融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早於1602年成立,是現今歷史最悠久的證券交易所。
黃金時代也促進了藝術發展,巴洛克(Baroque)風格隨之興起。巴洛克時期始於17世紀初,承襲文藝復興時期,涵蓋繪畫、雕塑、音樂、舞蹈、建築等範疇,直至1750年代左右才轉化成洛可可(Rococo)風格,再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歐洲在中世紀興起哥德式(Gothique)藝術風格,多以宗教為主題;後來文藝復興藝術風格盛行,孕育出如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拉斐爾等藝術家,涉獵科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的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更是此時期人文主義(Humanism)的代表人物,此時宗教元素依舊佔一席位,但不少藝術作品開始着重描繪現實而非靈性上的題材。至於承接文藝復興的巴洛克時期,其名稱來自葡萄牙語barocco ,意謂「不完美的珍珠或寶石」,這個時期的畫作充滿戲劇張力,情感細緻而清晰。
林布蘭的夜巡
眾多藝術家當中,林布蘭被認為是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也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畫家之一。他出生於荷蘭共和國時期(1581-1795)的萊頓(Leiden),在家鄉接受藝術教育,1632年才遷到阿姆斯特丹。沒出過國的他透過研究其他畫家的作品,以及與他們保持書信聯繫來精進畫技。林布蘭的作品深入解析人物、物件與環境,以此為基礎變換畫風,但對光影、空間、氛圍、畫中人所處情景的描繪,則貫穿他所有時期的畫作。
《夜巡》(The Night Watch,1642)是林布蘭最聞名遐邇且規模最大的作品,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展出。傳統人物肖像多為靜態畫,林布蘭打破常規,畫出《夜巡》,成為首個繪製全體民兵隊(civic guard)動態模樣的畫家。畫面中民兵隊長柯克(Captain Cocq)穿著黑色制服,對隊員發號司令。林布蘭利用光影加強畫中細節,如隊長的手勢、背景的小女孩等。小女孩是林布蘭創作的虛構人物,身上掛着的雞、彈藥和槍械皆是民兵隊的象徵。
4個世紀以來,《夜巡》至少經歷25次修復,2019年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展開「夜巡行動」(Operation Night Watch),再全面修復《夜巡》。修復工程在博物館一處玻璃室進行,現場直播修復過程,供遊客遠觀。
文、圖:鄭寶欣(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