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伙懲教署推丙肝篩查 在囚者自願參與
【明報專訊】丙型肝炎(丙肝)病毒可引起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及肝癌,但帶病毒者通常沒有病徵。港大醫學院聯同懲教署,推展為期3年的丙型肝炎篩查先導計劃,為自願參與計劃的合資格在囚者檢測,找出丙肝帶病毒者並提供抗病毒藥物治療,預期治療率逾九成。計劃去年10月率先在赤柱監獄開展,截至去年12月4日已有106名在囚者參與,其中2人被檢測為丙肝帶病毒者。
篩查106在囚者 兩人帶病毒
項目負責人、港大醫學院臨H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兼講座教授袁孟峰說,本港丙肝病毒感染率只有0.32%,約有2.2萬名患者,難以透過大型篩查找出患者,故以「目標群組消除」策略,透過接觸丙肝高危者以「集中火力有效找到病人」。
袁孟峰續稱,曾共用針筒、愛滋病感染者、男男性接觸者、在囚者皆是高危群體,今次計劃目標邀請約500名合資格在囚者參加,冀提高在囚者對丙肝的認識,減少患者因延遲治療導致病情惡化及罹患嚴重肝病風險,從而減輕延遲治療對醫療系統及資源的負擔。所有確診丙肝在囚者會於確診後一個月內獲發抗病毒藥,療程為2至3個月。
港大醫學院臨H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臨H助理教授麥龍兒說,目前有2名在囚者被檢測為丙肝帶病毒者,較外國研究數據的20%低,但高於普通人口,仍需收集更多數據。研究團隊將於2026年底計劃完結後,收集數據研究分析。
麥龍兒稱,團隊會為在囚者播放教育短片,為自願參與篩查計劃者提供檢測,並透過電子病例記錄系統遙距CMS(臨H醫療資訊管理系統)解答問題、提供服藥相關輔導。
被問到會否在其他懲教所開展計劃,袁孟峰表示,未來不排除會推展計劃至其他懲教所,惟項目依賴遙距CMS,醫護需透過該系統檢視在囚者病歷及開藥,而赤柱監獄是目前唯一運用有關設施的監獄,另亦需考慮人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