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共治推出逾月篩查2100人 三成糖尿血糖偏高
【明報專訊】為期3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推出逾月,醫務衛生局回覆本報稱,截至上周三(20日)有超過1.2萬名市民參與,其中逾2100人完成篩查,逾三成、約800人被診斷為血糖偏高,又或確診糖尿病或高血壓。有參與計劃的家庭醫生稱,確診或血糖偏高比例較預期高,認為計劃有助鼓勵市民「的起心肝」求醫;亦有醫生冀當局理順病人篩查化驗流程及改善電腦系統。
「慢病共治計劃」資助年滿45歲合資格市民篩查及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確診者每年可享最多6次資助醫生診症,血糖偏高者每年4次,其他資助服務次數和資助額尚待公布。本月更新的家庭醫生《簡明指引》首次披露參加者每年可享護士診所及專職醫療資助服務的次數(見另稿)。
醫衛局回覆稱,截至上周三逾1.2萬名市民參與計劃並配對家庭醫生;至今逾2100人完成篩查,由家庭醫生講解化驗報告及診斷結果,安排健康管理方案,其中約800人被診斷血糖偏高,又或確診糖尿病或高血壓,可見計劃能提早識別有健康風險及長期病患者,達至「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目標。
私醫:另檢查其他病症
計劃助全面評估
家庭醫生林永和稱他至今配對約80個市民,發現10多名確診者及血糖偏高者,糖尿病和高血壓確診者各佔約5人;需花時間向參加者解釋計劃詳情,例如高血壓和血壓正常者會接受不同化驗服務,「要和病人解釋(如果有)高血壓,就會緊張膽固醇會否高,沒有的話就不會做膽固醇化驗」。他又補充,地區康健中心會先簡介計劃,大部分病人清楚和理解安排。
指有人特意空肚求診
專家倡篩查准抽血
林永和稱,他發現部分參加者有過瘦、中央肥胖、骨質疏鬆和情緒病等問題,例如有乙型肝炎帶菌者很久無接受超聲波檢查,已替對方預約檢查,另會為參加者接種疫苗或安排參與大腸癌篩查,認為計劃有助家庭醫生接觸市民,為他們「把把脈」全面評估健康。
香港中華醫學會副會長楊超發說,每日約有兩三人獲配對到其診所,有發現高血壓患者,部分人血糖指數「踩界」,未見確診糖尿病。他說部分市民誤以為首次篩查診症可一併抽血,特意空肚到診所,故需向他們解釋要另行到醫務化驗所抽血,預約時亦發現部分化驗所要排期,認為安排不便,建議容許醫生替參加者抽血並轉交化驗所,或讓市民到地區康健中心抽血。
楊又稱透過電腦系統接收化驗所報告程序繁複,向政府報銷資助金需數月,以往其他公私營協作「一個月搞掂」,促當局理順。
明報記者 張逸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