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良:赴灣區屬個人選擇 學生認識非壞事
【明報專訊】教大早前公布要求本科生須赴大灣區考察,逐步推展安排;校長張仁良(圖)昨日出席青協在書展舉辦的「閱讀大學問」講座時稱,大灣區人口及面積均比香港多,近年發展迅速,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若能以其金融市場和科技與大灣區互補長短,定能提供不少機遇。他提到有部分學生對大灣區計劃感抗拒,稱香港是自由社會,大灣區發展屬個人選擇,但加深認識非壞事,學生不需有抗拒心態。
擬明年推初中國安教育教材
張仁良繼早前推出小學《基本法》及國安教育教材套後,再以策劃人身分為中學「三法教育」(憲法、基本法及港區國安法)教材套提供意見。他昨於講座後被問到中小學如何再加強國情教育,他稱早於2022年初已計劃為小學提供國安教育教材,希望讓小學生循序漸進學習「一國兩制」相關知識。他稱,明年計劃將課程延續到中學,為初中生推出國安教育教材,並將概念融入不同科目,例如在經濟科提出基本法如何幫助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等。
張仁良在講座以「談教育之道及大灣區學習交流」為題分享,他稱閱讀能提供想像與思考的空間,也能學習知識,鼓勵父母協助子女培養閱讀習慣,以卡通書為起點,讓子女能多想像及發掘興趣。對於有青年反映無暇閱讀,他稱青年需學習時間管理,例如安排每天的閱讀時間,將更易培養閱讀習慣。
被問到「學習」的意義,張強調「教育不止是求分數」,稱現今學生為了入大學而在考試競爭,但即使畢業後仍存在競爭,提醒學生謹記「學到老」,除了課本上的知識,人生每個階段也需學習,不應局限自己在某方面的發展,應善用時間充實及裝備自己,多閱讀課外書及散文,以經驗來培養更高的競爭力。
明報記者
(香港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