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層溝通渠道漸恢復
美財政部長耶倫7月6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第二名訪華的拜登政府內閣高官,距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不到20天,中美官方互動頻率增加,專家稱這標誌蚋糷靚盲h溝通渠道逐漸恢復。
耶倫抵京後即在Twitter發文,稱「這次行程提供了一個溝通及避免誤會的機會」。此前,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會見耶倫時表示,希望美方「用行動排除干擾、管控分歧,以誠意加強對話、開展合作,推動中美關係止跌回穩、重回正軌」。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分析,耶倫訪華期間,雙方料在多個議題上展開坦誠溝通,包括在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下中美雙方如何做一些努力來維護全球宏觀經濟穩定,具體或涉關稅、投資、全球債務、匯率以及企業發展等議題。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凌勝利認為,相較以往相對融洽的經貿關係,近些年經貿關係成為兩國關係的摩擦點和矛盾點。耶倫訪華既反映當下解決中美經貿問題並不容易,亦反映中美關係總體上有所修復,表明雙方敢於直面一些現實問題和分歧,願意坐下來溝通以推動解決問題。
值得留意的是,在內地社交平台上流傳耶倫抵京後在一家雲南風味餐館就餐的照片,此類相對軟性的信息透露與稍早前布林肯訪華時的輿論氛圍似有所不同。
今年以來,耶倫多次表達希望訪華的意願,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等亦表達相關意願。
楊水清認為,布林肯與耶倫相繼訪華,顯示在峇里島「習拜會」後,中美雙方有意願保持各個層級和部門間的溝通,重新恢復溝通渠道。凌勝利認為,一方面美國總體對華戰略還是以競爭為主導,在經貿、意識形態、軍事等多個領域對中國不斷打壓,另一方面美國也在盡量避免競爭失控,避免中美關係滑向對抗,所以希望通過保持雙方高層的溝通和交往,對中美關係「兜底」。
楊水清表示,雖然對華強硬在美國內部被認為所謂「政治正確」,但在具體議題上,客觀來說,「脫u」不是明智做法。淩勝利說:「總的來看,這段時間中美之間的互動和舉措,向外界表明雙方都有改善關係的意願,但能到什麼程度,還需觀察,因為中美關係中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未來還會有一些波折甚至波動。」楊水清研判,在短期內中美關係會有一定程度緩和,一些誤解能夠通過對話得到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