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17
    星期六

華裔房東遇「老賴」 獨立屋遭改動分租
數萬租金未收 設「自救群組」匯集租客黑名單

[2023.06.17] 發表
租客被發現將房屋放到網上平台作短期出租,不同房間每晚索價150元至300元。(受訪者提供)
租客在房屋自行隔間分租他人。(受訪者提供)
卑詩天然氣公司檢查房屋後發現有大量煤氣洩漏,因此發出危險警告。

【明報專訊】大溫一名華裔屋主今年初將獨立屋出租後,租客一直聲稱房屋有損壞,並以代為找人維修作藉口拒絕支付租金,累積拖欠金額達數萬元,因此已發出通知要求他在限期前搬離。該屋主相信涉事租客以希望避免支付空置稅而急於出租房屋的海外業主為目標,因此開設「自救群組」召集有同樣遭遇的華裔屋主,匯集租客黑名單及互相提供建議,並呼籲一旦遇到「老賴」房客必須強硬應對。

大溫華裔屋主李女士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今年初將一棟獨立屋放租,但基於私隱問題不願透露所在地區,她稱其後一名白人男子聯繫並聲稱希望以公司名義租屋,「他說公司有很多不同的人要住,但我說只接受個人名義租賃,他就提供所需資料,我查看他的信用評分報告非常好,他聲稱患癌的媽媽也會一起住,又說有收養智障兒童,以及經營慈善機構,最後我決定把房子租給他。」

李女士指該租客住進去不久就說房子有損壞,提出代為找人維修,並以此抵銷租金,「他搬進去時我們一起查看並填寫屋況報告,一般都只是看看電器那些有沒有損壞,不可能仔細到檢查像電線和管道這些機械或結構的部分。」其後李女士委託工作人員上門檢查及維修,「租客跟維修人員說搬來的時候就是這樣,但其實房子本來沒有壞,只是當我找人去檢查時,他就把系統弄壞,所以我每次找人去檢查維修,房子永遠都是壞。」

除了拖欠多月租金共數萬元,李女士近日更獲朋友告知其獨立屋被放上短期住宿租賃平台Airbnb出租,不同房間每晚索價150元至300元,「租約規定不可以將房屋用作Airbnb出租,所以我決定向住宅租務處(Residential Tenancy Branch,簡稱RTB)申請,向他發出10天內搬走的通知,最後期限為下周末。」

她質疑Airbnb監管不夠嚴謹,「我聯繫Airbnb要求把放租帖文下架,對方要求我提供租約才能完成程序,但為甚麼隨便一個人沒有屋主證明就可以發布出租帖文?Airbnb已經算是比較有規範的平台,但還是發生這種事情,大家使用時也要小心,因為跟你聯繫的可能不是屋主而是租客。」

李女士與租客交涉期間曾兩度向警方報案,首次是因被租客辱罵,第二次則是日前在警員陪同下進入房屋檢查,發現屋內一片凌亂且遍佈大量雜物,因此她當場要求租客在搬離時必須清理乾淨,並錄音及拍片為證,「房客起初說我不能進來,但如果有緊急理由,RTB並沒有完全限制不允許屋主進去。」李女士更指檢查後發現該租客擅自改動房屋管線,自行增設一套供暖系統及熱水器,因此向市政府通報事件,「卑詩天然氣公司FortisBC日前派人上門查看,在房屋管線改動位置發現大量煤氣洩漏,已經馬上切斷熱水器的煤氣輸送。」

她指已向警方提供更多有關該名租客的個人信息及其可能涉及的違法行為。本報曾根據受訪者提供的報案編號,向警方查詢有關求助個案及詳情,但至截稿前未收到回覆。

李女士又指曾聽到該租客得意洋洋地說另外還租下3間房屋,相信他是以希望避免支付空置稅而急於出租房屋的海外業主為目標,「後來我找到其中一間房屋的經紀,跟他聯繫後發現這個人的做法一模一樣,也是住進去後就說房子很多東西壞掉,會找人幫忙維修,要求抵銷租金,但其實是他破壞。」

經歷此事後,李女士特意開設「自救群組」,目前已召集十多名有同樣遭遇的華裔屋主,眾人會在群組分享租客黑名單,也會互相提供意見協助維護權益,「目前黑名單已經有十多人,有單親媽媽或聲稱任職慈善組織的人,他們往往會利用屋主的同情心,甚至可能使用假的身分證明文件以通過信用審查。」她提醒若屋主遇到同類情況必須保持冷靜,態度要夠強硬,「不要怕煩,不要忍氣吞聲,不要想着大事化小,這些壞房客就是覺得華人屋主怕事、英文不好、不懂法律,所以才會欺負我們。」

她補充指還要蒐集證據包括錄音及錄影以便提供給RTB,也可以向律師尋求法律援助,「如果租客做了不合法的事情,屋主必須通知市政府,否則有甚麼問題屋主隨時要承擔。」

更多要聞一
屋主﹕可要求銀行查封租客帳戶
【明報專訊】飽受壞租客困擾的李女士雖然已經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對方必須在下周末前搬走,但她坦言對於能否追討被拖欠的租金不抱太大期望,「房子現在... 詳情
地產經紀教房東7招防租霸
【明報專訊】對於房東可以如何避免「老賴」租客及維護自身權益,有地產經紀提出7項建議,包括仔細篩選租客、檢查信用紀錄、委託中介機構、訂立明確租... 詳情
加航多收五千元機票費 不肯退回僅允提供代幣
【明報專訊】卑詩省一名婦女今年5月購買了兩張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機票,不料被加航收取了兩次的費用。但加航沒有向她退還多收取... 詳情
向移民部索取信息飈升  系統被堵 問題續惡化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IRCC)收到的信息申請愈來愈多,部門的工作人員曾警告聯邦政府,但政府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解決問題。 在過去10年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