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內窺鏡鉗治上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風險降
【明報專訊】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見急症,本港每年每10萬成人約有130人發病,症狀包括吐血、血便,一般需接受內窺鏡止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以「內窺鏡鉗」替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初步治療,較現有標準治療如止血鉗或接觸性加熱裝置,於30天內進一步出血的比率低逾11個百分點。研究結果已於著名期刊《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
指成本高 不宜一刀切取代原治療
中大醫學院與來自本港、內地和澳洲的研究人員招募190名病人,均經內窺鏡檢查發現上消化道「非靜脈曲張性持續出血」或尚未出血但血管明顯,隨機分配其中97人接受現有標準治療,其餘93人以內窺鏡鉗治療,發現14名接受標準治療的病人在30天內進一步出血,比率為14.6%,接受內窺鏡鉗治療則有3人再出血,比率僅3.2%。
研究指出,現有標準治療失敗率近10%,若病人接受治療後進一步出血,會增加死亡風險。至於內窺鏡鉗治療,研究指是透過內窺鏡末端形狀記憶(memory-shaped)鉗子夾住出血血管,並可穩妥留在消化道內,以防鉗子移位致再出血。
研究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兼姚連生外科講座教授劉潤皇稱,內窺鏡鉗成本高,且治療過程較長,負責操作的醫生亦須於手術前接受特別培訓,建議內窺鏡鉗治療不宜取代現有標準治療,而是用於未必適合接受標準治療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