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料有15萬高價值職位 福田書記:倘一半予港 青年學數理毋須賣奶茶
【明報專訊】香港傳媒高層大灣區參訪團昨展開最後一日行程,分別到深圳和東莞了解當地創科發展。參訪團早上到深圳市的河套深港協同創新中心考察。福田區委書記黃偉表示,深港兩地園區完全建成後可提供15萬個高價值職位,假設當中一半提供給港人,「那麼香港的年輕人學了工程、科技、數學,就不用去旺角賣奶茶、賣波鞋」。
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稱港深互補 「天作之美」
黃偉稱,香港有國際一流大學和人才、有隨時聯通全球創新網絡的優勢,還有國際通行的法律制度,這正是深圳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短板;但香港薄弱環節是空間狹小、成本高企、市場容量小及欠缺轉化能力,恰好是深圳的優勢,形容雙方是「天作之美」。
他預測,深港兩地園區完全建成後可提供15萬個高價值工作崗位,「假設一半提供給港人,那麼香港的年輕人學了工程、科技、數學,就不用去旺角賣奶茶、賣波鞋,他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科創職業,而且都是高價值的工作團隊」。
此外,參訪團亦到訪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工作人員即場示範「針刺實驗」,以鋼針穿過比亞迪自主研發的「刀片電池」和市場主流的三元鋰電池,展現「刀片電池」安全度遠優於後者。
參訪團下午轉往東莞,考察松山湖科學城展覽館及Xbot Park機器人基地。工作人員介紹科學城總體規劃、先進製造業現况及被稱為「國之重器」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等。
機器人基地孵60公司 存活率八成
Xbot Park機器人基地由當時在香港科大任教授的李澤湘、高秉強和甘潔於2014年發起,為科技創業者提供資金、實驗室、3D列印室及供應鏈資源,至今已孵化逾60間硬科技公司,存活率高達80%以上。
3日行程結束,參訪團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表示「時不我待」,盼能追回被疫情耽誤的3年,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走訪大灣區其他城市,以及上海、四川、雲南和貴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