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成重整契機」 保健品牌港設生產線
【明報專訊】「(疫情)捱過了3年,又好似很快過去了。」保健品牌Catalo主席陳家偉總結3年新冠疫情,經歷過銷售點大減、貨品無法付運、生意大減一半,去年再在本港設立智能生產線,他說疫情亦帶來重整策略的契機,讓他在生產、招聘以至銷售策略都有所改變,例如研發的新產品、店舖重整、為本地生產線增聘較年輕員工等。
陳家偉表示,品牌在疫前的專櫃及專門店數目共超過90,目前僅保留三分之一,在機場等關口附近的專櫃幾乎全部關閉,部分店舖則遷至針對本地消費者的地區。
他又說,疫情下開設了數十間本地和內地的網店,形容是「已做盡」,雖能維持年輕消費者市場,但較年長、消費力較高的客群始終難保持,「這類客見到(產品)會買多些,見不到就買少些,甚至不會買的」。不過他說海外市場則增長三至四成。
疫下消費需求變 料續可擴充
3年疫情,陳家偉說市民減少應酬、多戴口罩等,以往熱賣的美容、護肝類產品銷情大跌,取而代之是對免疫力、護肺等產品興趣大增,他相信保健品在疫後仍能維持需求,甚至可擴充發展。他稱,其品牌的產品現時仍未能正式進入內地市場銷售,而本港及內地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同,故目前要為內地遊客即將重臨準備,舉例會在近年開幕的新商場開店、開拓更多新產品、招聘人手等。
多國在疫情期間曾「封關」,運輸物流亦因人手等各種原因受影響。陳家偉稱,品牌的生產線在美國,疫情期間一度因運輸問題有生產訂單卻無法付運,運輸時間亦較以往長,影響前線銷售,加上考慮到中美貿易戰持續,他去年透過政府的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在港加設智能生產線,將部分工序移港,亦可更針對疫後發展的大灣區市場。
廠房機械化 聘工程師研發產品
本港生產線以機械操作為主,陳家偉說,廠房需聘請的並非「老師傅」,而是懂得分析數據的工程師,並要與學者、年輕研發人員合作研發產品。他又說,過去3年集中開發網上銷售,現時員工都較年輕,而近期聘請的前線銷售員工,亦不乏以往銷售奢侈品的年輕售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