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1.27
    星期五

調整疫策「忽視基本權利」 區結成促倫理角度檢討

[2023.01.27] 發表

【明報專訊】港府將新冠疫情列為「公共衛生緊急事態」,並曾先後頒布多項防疫措施,令外界關注應如何平衡公共衛生及生活基本權利。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榮譽顧問區結成認為,政府調整防疫措施時,似乎未有全面考慮受影響者的權利及苦况,建議日後需從倫理角度檢討新冠控疫策略。

限院舍探訪「如可有可無」

「忽然復常」長者「突然非問題」

區結成向本報稱,港府不斷因應整體疫情發展而調整防疫措施,並非由始至終堅守清零或突然放任共存,「望番轉頭又唔係做得好差、好過分」。本港自2020年1月起將新冠列為公共衛生緊急事態,區結成說,若短時間內基於疫情迫切或緊急情况實行「強烈限制人權」措施屬可理解,但認為本港處理涉及醫學或公共衛生層面問題時,似乎習慣忽視受影響者的基本權利,反問港府每次調整措施前有否充分考慮受影響者的苦况。

第五波疫情下安老院舍大受影響,曾完全暫停探訪逾4個月,後恢復有限度探訪。區結成認為當局做法有如認為探訪「可有可無」、「好似犧牲探訪係不足惜」。他亦質疑學生停課多時的科學根據、事前有否平衡對基層學生的影響。

本港昨新增2401宗新冠陽性個案,其中2337宗屬本地個案。疫情從高位回落,港府亦已撤銷疫苗通行證、安心出行等措施,區認為隨着內地調整控疫策略,市民「忽然恢復正常生活,開心地復常、通關、旅行」,但以往受關注的長者、慢病患者等高風險者「突然不成問題」,形容社會心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有如突然傾斜的天秤。他提醒公眾仍須關心未有接種疫苗的長者。

袁建議最快3月尾撤口罩令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建議於今年3月至4月全面放寬防疫措施。他昨接受商台訪問時補充,新冠病毒、腺病毒等隨解除口罩令後更易傳播,本港日後將經歷「後口罩浪」,建議至3月尾至4月初,待每日最低氣溫升到20℃以上,病毒生存時間較短、身體免疫炎症反應較輕微時才放寬口罩令,以免公營醫療體系癱瘓。

(新冠疫情)

更多要聞
【明報專訊】由新冠病毒Omicron BA.2變異株衍生的XBB相關亞系變異株正肆虐美國,本港亦錄得病例。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周... 詳情
校長嘆學童跑得慢 午膳吃不完 需時重拾全日課節奏 要多方面支援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奪去本港學生不少面授課堂時間,境外交流活動亦停擺,即使恢復面授,學生亦一度須接種疫苗才准返全日及在校除口罩參與課外活動。... 詳情
疫下學習不理想 SEN童家長自當訓練師
【明報專訊】疫情3年來,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經歷多次停課,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的家庭而言,這3年尤為漫長。育有兩名SEN女兒的... 詳情
【明報專訊】照顧特殊教育需要(SEN)子女具挑戰,家長容易忽略個人的情緒需要。Jacob與Anthony同為兩名SEN孩子的爸爸,疫情期間有... 詳情
【明報專訊】東涌上月有巴士撞到兩輛清潔公司貨車,兩名在路旁清掃的清潔工死亡。本報翻查路政署《道路工程的照明、標誌及防護工作守則》,列明在時速...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