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勢抽緊流動性 央行或被迫鬆手
分析:聯儲局今年縮表1.6萬億美元 相當於加息1/4厘
隨蚗聹y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愈來愈多數據顯示歐美通脹升勢正在減弱,而經濟開始降溫,英國及歐洲部分地區甚至已陷入衰退。部分市場人士押注,就算美國在2023年避過衰退,經濟也無可避免轉弱,令加息周期結束。不過市場仍要面對量化緊縮(QT)帶來的金融環境收緊。但市場人士指出,在2023年美國銀行流動性會因為持續縮表而變得緊張,最終或會迫使聯儲局放慢甚至停止縮表。
聯儲局自2022年6月起啟動QT,按照其訂定的目標,到2023年底,縮表規模將達1.6萬億美元。分析師認為這對市場的影響,至少相當於加息四分之一厘。
此外,英倫銀行已在2022年3月停止對到期債券進行再投資,並在11月起積極減持國債。歐洲央行亦將由2023年3月起縮減其持有的債券。當主要央行同時逆轉貨幣刺激措施,並轉向QT,對全球流動性的影響恐逐漸浮現。
多國央行停買債 考驗市場接貨能力
過去一年,主要央行由量化寬鬆(QE:購入債券以推高其價格,壓抑債券孳息率,並降低借貸成本,刺激商業支出),轉向量化緊縮(QT:出售資產產生與QE相反的效果,以遏抑通脹),債市曾在9至10月面臨嚴重沽壓,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曾升穿4厘。與此同時,英國卓慧思政府公布透過借貸進行減稅的「迷你預算」,也導致英國國債孳息率急升,最終英倫銀行被迫入市買債干預,以確保金融市場穩定。
經濟學家:
料聯儲局6月前放慢縮表
Embark Group投資總監Peter Toogood指出,9月國債孳息率C升是個警號,預示政府若繼續大舉發債應付支出,將會為市場帶來什麼影響。Toogood表示,主要央行在2023年繼續轉向量化緊縮,將推高國債孳息率,因為政府發行的國債,將不再由央行接貨。例如歐洲央行過去6年購入成員國的各種主權債券,而2023年將不再這樣操作,但各成員國仍將繼續發債,考驗市場對大量國債的消化能力。
隨茈D要央行加息及縮表,銀行在金融體系獲得資金的難度開始加大。銀行重返市場獲取現金,短期融資利率將會上升,而聯儲局逆回購工具的餘額已開始減少。這些都被視為資金壓力初步顯現的[象。市場人士指出,當金融系統出現流動性短缺,有可能威脅到聯儲局對其隔夜利率目標的控制,令聯儲局可能在2023年提早結束對美國國債及按揭抵押證券(MBS)的減持措施。
LH Meyer經濟學家Derek Tang預期,聯儲局在2023年春季開始看到流動性短缺的[象,並將在6月前採取行動,放慢縮表步伐。
Monetary Macro投資總監Joseph Wang預計,美國公債市場的流動性可能惡化,又或銀行準備金持續下滑,促使聯儲局將在明年第三季調整縮表措施。野村分析師亦認為,聯儲局可能在9月結束縮表。聯儲局並未提及縮表結束的時間表,但市場人士此前預計,縮表過程將維持兩年左右。
倘銀行準備金不足 短期利率趨不穩
縮表會從金融體系抽走銀行準備金。倘銀行準備金不足,會讓短期利率不穩定,導致聯儲局難以控制利率目標。聯儲局在對上一輪縮表時,曾在2019年9月面臨這情G,銀行準備金短缺,導致聯邦基金利率失衡,促使聯儲局重新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市場人士認為,聯儲局不會想重蹈覆轍,測試銀行準備金可降至哪個水平。聯儲局主席鮑爾在11月底表示,相信銀行體系的準備金仍然充裕,但他也暗示聯儲局有可能提早結束縮表。他說,金融體系擁有充足的流動性符合市場利益,但準備金的需求有一定的波動,所以聯儲局想在安全的水平停止縮表。
摩根士丹利表示,銀行準備金在2021年底達到約4.25萬億美元的峰值,現已急劇降至3萬億美元左右,但這仍是新冠疫情爆發前的兩倍。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Seth Carpenter指出,美元的融資壓力、稅季的流動性,以及潛在的債務上限僵局,都可能成為暫停量化緊縮的因素。資料來源:彭博社、
路透社、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