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中國組成立 協調對華政策
推動跨部門跨領域合作 助對「最重大地緣挑戰」管控競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逾半年前預告將會設立、專責協調對華政策的「中國組」(China House),到上周五(16日)在布林肯主持儀式下掛牌成立,其正式名稱為「中國事務協調處」(Office of China Coordination)。按美國國務院聲明所介紹,「中國組」結合國務院內外的中國事務專家,擴大規模與職能並取代原有架構,進行跨部門和跨領域合作,以確保美國未來10年能負責任地管控跟中國的競爭——聲明將中國形容為美國面臨的「最複雜及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日親自主持「中國組」的開幕儀式。國務院聲明指出,「中國組」將確保美國政府能負責任地管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競爭,以及貫徹對華立場,推動美方建立開放和包容國際體制的願景。
聲明又提到,中國組是布林肯推動國務院現代化議程的重要一環,聚焦於裝備國務院,以在未來10年應對挑戰和把握機會,致力於確保有人才、工具和資源成功執行美國的對華政策與戰略,因為中國是美國面臨的「最複雜及最重大(most complex and consequential)的地緣政治挑戰」。聲明引述布林肯指,中國組將結合國務院內外的中國事務專家,他們將跟各地區局的同僚,以及國際安全、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專家,在工作上緊密協調合作。
部門內外逾60人 分三大團隊
美國政治網媒Politico前天引述美方官員透露,中國組將由3支主要團隊組成,除專責傳統雙邊關係的隊伍外、另外兩支團隊分別負責戰略溝通和中國境外活動,聘請60至70人,包括來自國務院非洲及拉丁美洲部門聯絡人員,以至其他部門的科技或經濟政策專家等。報道又指,「中國組」將取代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原先設立的「中國科」(China Desk),但相關工作將續由亞太局的中國、台灣暨蒙古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 Waters)協調和監察。華自強將向其上司、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以及副國務卿舍曼匯報工作。
Politico指出,國務院內部設立中國組的模式和理由,類似中央情報局(CIA)去年成立「中國任務中心」。報道引述舍曼向國務院職員發布的內部通知草稿稱,中國組將加強部門分享資訊、傳達信息,以及即時應對突發情况的能力。一名國務院高官則向該網媒表示,中國挑戰的規模、複雜性及利害關係龐大,令美國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合作、組織與行動,不能單靠雙邊溝通來應對。Politico指中國組的設立是為應對美國政府對華工作各自為政、架構重疊的弊病。
改善政府對華架構重疊弊病
布林肯今年5月發表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演說時,首次公布設立該架構的意向,但其組建過程曾遇阻礙。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里施(Jim Risch)一度拒絕批准計劃,質疑新架構為「官僚集權」。參與籌建中國組的美方官員則期望,該機構可克服拒絕關鍵人士參與制定政策,以及阻礙資訊和分析傳達至外交崗位和政府機構的官僚障礙。
Politico引述一名國務院高官認為,中國組的成敗將取決於前線駐其他國家人員的日常參與,另有國務院官員提醒,中國組只是美國對華工作的其中一小部分,強調美國整體對華戰略並非單靠一個部門來推動。
(CNN/Politico/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