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限留學生每周工作20小時 教授憂恒常化令學生只顧打工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解除國際學生每周最多工作20小時的限制,預計可令不少留學生減輕經濟壓力,但有學者警告,若新措施恒常化,這將只會吸引到只顧打工賺錢的外國學生。
聯邦移民部表示,從下月15日至明年12月31日,在加拿大境內的國際學生,基於學生簽證而授予的校外工作授權不再受每周20小時的限制,部分原因是一些人出現財困,部分原因是企業長期面對招聘困難的問題。
一些國際學生為到本國進修而背負數萬元債務,他們支付的學費是本地學生的3至4倍。涉及的學費每年超過60億元,即平均每名學生約2.5萬元,這已成為本國專上院校的主要收入來源。
學生還感受到租金和食物上漲的壓力。25歲印度留學生瓦西哈蘭(Ranjan Vaseeharan)稱,有關規定改變後,從事保安工作的他每周將可額外加班,致使每周工作時間提高至24小時,此舉將可幫助他支付逾1.6萬元的學費。他說,其所有外國同學幾乎都打工,一些人每周工作近40小時,但表面上他們每周只工作20小時,他們都私底下收現金工作,以迴避法例,這意味着該等學生面對被剝削的風險,例如時薪較低或在不合安全標準和沒有保險下工作。
聯邦移民部長弗雷澤(Sean Fraser)形容取消每周工作時間上限的決定屬雙贏,並指有關新措施將可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同時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然而,有關規定的改變也可能令接近起薪點的勞工群體增加,此舉或會令赴笈加拿大的學生類別改變。
滑鐵盧大學經濟系教授斯庫特魯德(Mikal Skuterud)指,工作時間的限制旨在保護國內勞動市場,並確保學生專注於學業,而有證據顯示,若低技術工人供應增加,勢將為工資帶來下行壓力。他又說,取消有關限制也可能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產生影,若有關改變恒常化,本國可能會開始吸引一些只顧打工賺錢的外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