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兵不享戰俘待遇 俄定義一刀切
目前身處烏克蘭的外籍作戰人員是否屬於僱傭兵,俄羅斯和國際法定義不一。俄羅斯一律視所有外來戰士為僱傭兵,不屬於正規軍,但國際法則指僱傭兵一般以自身利益(報酬)為出發點,志願人員不在此列。依照國際法,若正規軍士兵被擒,應獲免受虐待、報復等對待,但僱傭兵並沒有這等權利。除了烏克蘭,俄羅斯本身也被指僱用僱傭兵在烏克蘭作戰,這些戰士落入敵手後可能面對的待遇亦成為關注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2月27日、即俄軍入侵第4天,宣布成立一支外籍兵團,以整合已在烏克蘭和打算到當地協助對抗俄軍的外國人,10天後收到來自52個國家約2萬宗申請。「外籍兵團」拉雜成軍,這些外國人多因不滿俄軍入侵而自願助烏,初時就傳出他們各自為政,武器、訓練欠奉,與國際法定義是獲某國政府高薪聘請的專業軍事人員、往往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有頗大差異。不過,俄國防部早於3月3日表明,這些烏克蘭的外國志願者都是僱傭兵,無一會被當作可獲國際法享有戰俘地位的士兵,會以罪犯形式受審。然而,確有西方僱傭兵組織出高價請精英作戰人員入烏抗俄。英國《泰晤士報》上月初報道,有私人公司出價日薪2000美元(約1.56萬港元),招聘有最少5年在東歐軍事經驗、精於監測、能在毋須支援下作拯救行動和熟悉蘇式武器者。
俄羅斯也被指派遣僱傭兵進入烏克蘭作戰,包括在敘利亞內戰中惡名昭彰、獲官方資助的私人軍事企業瓦格納(Wagner Group)千人兵團。英國廣播公司(BBC)上月報道,俄羅斯透過社交平台和私人通訊群組,為瓦格納招攬人員入烏戰鬥,並直言歡迎有犯罪紀錄、有債務在身和被禁加入其他僱傭兵組織者加入。
(外交政策/泰晤士報/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