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潮勢令全球化受遏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觸發西方祭出嚴厲制裁,俄羅斯亦威脅進行反制措施報復,有分析指未來國家與企業可能避免與敵國做生意,只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勢令現時已諸多問題的貿易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停滯甚至倒退。
美國《華爾街日報》周四(10日)發表分析文章,指出自由貿易與全球化早於1990年代初冷戰結束後成為趨勢,但僅在中國與俄羅斯於2001年和2012年相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二戰後至蘇聯解體之間的「陣營式」(bloc)貿易模式方告終結。
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帶起新一波對全球化的質疑,2018年開始爆發的中美貿易戰和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則促使很多企業與國家重新審視其貿易網絡對本國產業的傷害。其一指標顯示,在2008年全球化高峰,出口佔全球生產總值(GDP)31%,2020年該佔比已回落至26%。文章提到,全球化倒退的最新事例是,美國國會正就俄軍入侵烏克蘭而尋求將俄踢出世貿,但實際上要達成該目標十分困難,其一是世貿史上沒有驅逐成員國先例,其二是該組織本身缺乏正式彈劾機制,美國將難以說服其他國家一起趕走俄羅斯。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分管出口管制的美國前助理商務部長雷恩施(Bill Reinsch)指出,孤立俄羅斯雖會在短期內令各界滿意,但長遠而言,削弱國際制度將帶來後果。
喬治城大學國際法教授、前世貿組織仲裁官希爾曼(Jennifer Hillman)則認為,2020年簽訂的《美墨加貿易協議》(USMCA)等大型區域協定或將成為未來貿易合作的主流,享有共同利益的國家和企業或將組成正式或非正式聯盟,人們將見證「陣營式」貿易逐漸回歸。(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