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非遺課入校受歡迎 協會盼來港撒種
【明報專訊】「我覺得廣繡這個技藝快要失傳了很可惜,我長大了想當它的傳承人。」在廣州市康有為紀念小學,讀小四的陳昱霏如是說。她和20多名同學一起報讀了非遺體驗課,不過第一堂課就狀况百出,有同學的繡花針跌到地上找不到,有的針彎了、有的線穿不上,扎到手指的更不計其數。
廣繡首課跌針扎手 小學生「想當傳承人」
康有為紀念小學陳校長說,之前在小四課後託管班引入廣繡和剪紙兩門非遺課,大受歡迎,名額只得24人,但有五六十人報名。「我畫畫比較好,但我覺得紙很難保存,我想把我畫的東西繡出來。」凌浩洋是班上僅有的4名男生之一,開課前他還受到老師表揚,稱讚他無視性別刻板印象,願意學繡花。
講課的廣州市廣繡傳承人王新元說,自己從幼稚園到大學生都有教,小朋友們往往第一堂課時嘻嘻哈哈,但之後就埋頭手作,繡完一幅荔枝圖需要每周一小時、用足整個學年,有利於培養專注力、毅力。
「講瀨粉雲吞麵 唔好淨係識菠蘿油」
「香港非遺入校園的比較少。」荔灣非遺協會秘書長伍文輝說,協會長期向區內中小學「送教」(主動提供課程),若非新冠疫情,原本都有考慮到香港學校作技藝展示和交流,「教非遺不是『洗腦』,是講傳統文化」。伍文輝笑說,「給香港學生講講瀨粉、雲吞麵,唔好淨係識食菠蘿油,嗰啲係西餐。」
除此之外,他還計劃疫情過後於廣州西關恩寧路的永慶坊非遺街區接待香港旅遊團、遊學團,「到廣州來不要只是購物、美食,而是應該體驗、遊覽,自己落手做一個廣州的工藝品,然後可以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