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搜尋頻率解讀「光時」 官斥辯方專家「不科學」
【明報專訊】本案與唐英傑案一樣涉及「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口號,是法庭第二次在審訊中解讀「光時」的意思。國安法指定法官陳廣池在判辭中,多番批評辯方專家證人、港大語言學教授梁曉姿,斥其調查、訪問及採樣方法「令人感到詫異」,更批評她有違專家證人對法庭應有的專業責任。
梁曉姿使用Google Ngram數據統計,搜索「光復」「革命」等字眼被引用的頻率等,並引用8本詞典作為參考。陳官表示,以Google搜查的次數頻率「已經是不科學化」。他續說,有人頻密搜查某字彙,並不等於他了解當中的意思,反而這些搜尋可以強化、宣傳、散播這口號原有構思的含意。
稱頻密搜查不等於了解
「搜尋可強化原有構思含意」
陳官又稱,梁曉姿刻意引用匿名資料,以及沒有確實來源的意見和訪問。他批評專家證人不能只採納對辯方有利的論點,失去中立持平專業的立場,認為她沒有說出政府的詮釋是錯誤或是偏離現實。陳官又質疑,梁引述1.2萬名「抽樣調查」,但她並不知道如何釐定。最後,陳官接納同是唐英傑案中的控方專家證人、嶺大歷史系教授劉智鵬對「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意思的詮釋,即必然是「將特區從中國分離出去」。
(港區國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