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發展不似預期 港Uber Eats除夕後停運
【明報專訊】進駐香港5年的外賣送餐平台Uber Eats昨日宣布,在港業務發展沒達至預期,本月31日晚上11時59分終止在港運作,將更專注於出行平台服務。有工會指日後餘下兩間外賣送餐平台,憂送餐員將被進一步壓榨。有飲食業稱以往經Uber Eats接到的單數相對較少,加上現時外賣市况已由去年高位回落,料外賣平台競爭將相當激烈。
專注出行平台服務 拓Uber Taxi市場
Uber Eats宣布「為港人服務五年後作出了艱難的決定」,將於除夕午夜前終止在港運作,往後Uber會繼續在港服務,為乘客提供點對點交通平台服務。Uber Eats亦通知用戶如尚餘Uber Eats點數,可繼續用至營運結束,任何剩餘點數可用於叫車,或可透過App申請全額退款。
至於為何有此決定、停運影響多少名員工及送餐員等,Uber Eats回覆稱在港業務發展沒達至預期,此決定屬Uber Eats全球營運決策,在Uber Eats撤港後將更專注於Uber在港的出行平台,全力拓展Uber全球最大的Uber Taxi市場,展望將來Uber會繼續投放資源以創新科技融入香港交通網絡。
剩兩大平台 工會憂更壓榨送餐員
Uber Eats於2016年進駐香港,對手Foodpanda和戶戶送(Deliveroo)分別於2014和2015年落戶。據數據平台Measurable AI在5月18日公布的外賣市場調查報告,今年首4個月,Foodpanda在港外賣收入的市場佔有率達51%,其次是戶戶送44%,而Uber Eats為5%。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何鴻興表示,Uber Eats送餐員有清楚計算收入方程式,乘搭交通工具可報銷,在三大外賣平台中算較透明及人性化,惟其市場佔有率不高,其登記送餐員可接到的單量亦較少。他說,Uber Eats停運後,剩下Foodpanda及戶戶送,送餐員選擇減少,憂將被進一步壓榨。
飲食業指外賣市况高位回落
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主席梁志偉表示,去年新冠疫情肆虐,食肆七成收入靠外賣,現疫情緩和,晚市恢復,港人已習慣出外用膳,外賣回落至總收入約兩成,「有些餐廳周末或假日樓面太忙,直接關了外賣平台」。金記冰室老闆徐汶緯指食肆大多安裝了三大外賣平台,他觀察經Uber Eats接到的訂單較少,現外賣市况由高位回落,相信外賣平台競爭將相當激烈。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三大外賣平台原各有客源、登記餐廳,但疫情下很多餐廳一併登記三大平台,令三者定位變得模糊,加上Uber早前收購HK Taxi成為出行平台「龍頭」,相信今次Uber是權衡疫情放緩後外賣市道不如前,出行需求回穩,因而有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