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者出院今起須再隔離14日 許樹昌曾稱內地憂出院條件 民主黨斥為通關棄醫療判斷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正與內地商討通關安排,仍未有第二次對接會議時間表。參與第一次會議的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曾形容,內地「最擔心」本港出院條件,盼政府跟隨內地做法提高安全系數。政府昨宣布,今日起更新終止隔離標準,確診者出院後須到臨時醫院再隔離14天;另收緊出院條件,患者驗出抗體和病毒量低可出院的安排不再適用,須符合相隔至少24小時兩次病毒檢測陰性要求。新措施至少影響50名仍留醫的確診病人。民主黨稱,出院舊準則未見造成社區爆發,斥政府為通關放棄醫療上的獨立判斷,及增設不合比例的「擾民措施」,形容是侵犯市民權利和自由。
明報記者
政府發言人昨表示,為配合本港積極「清零」疫情防控策略,進一步將確診病人早期康復可能仍帶病毒並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減至最低。新安排下,符合出院準則的確診者須出院後額外接受14天隔離和健康監測,減低可能「復陽」個案致社區傳播的風險。
有關病人出院後會隨即以「閉環式管理」及點對點安排前往指定隔離地點,以確保出院病人不帶病毒進入社區。現階段政府會以北大嶼山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俗稱「臨時醫院」)作隔離地點。上述新安排今日起生效。
病毒量低不可出院 須兩檢測陰性
最新出院條件取代8月公布的安排(見表),當局刪除兩項準則,包括同類臨牀樣本(如呼吸道或糞便樣本)在相隔至少24小時進行3次PCR測試,CT值持續33或以上;以及對IgG抗體呈陽性,並有至少一次PCR測試的CT值為33或以上。
新安排下,不論患者有否病徵,都須相隔至少24小時接受兩次病毒核酸測試均呈陰性,以及有病徵者須病發已逾10天,無病徵者則須距離首次驗出病毒陽性已逾10日。截至昨早,共有50名確診病人留醫,全部情况穩定。
此外,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曾提及,內地希望本港增加高暴露風險群組的檢測次數。對於由7日一檢加密至3日一檢是否可行,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回應,加密檢測可行,當局希望集中臨牀部門實施,例如臨時醫院;局方亦會在檢測途徑方面配合。至於3日一檢,當局曾討論及計劃細節,包括上班和放假時檢測安排,「方向上會這樣去做」。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認為,政府為與內地通關,一方面放棄醫療獨立判斷,另一方面增設不合比例的擾民措施,例如抵港外傭確診,僱主須再等多14天,相信會為僱主家庭帶來不便,又形容措施不智,侵犯市民權利和自由。他認為政府跟隨內地做法如緣木求魚,又稱內地仍會出現本地個案,當局無從得知跟隨做法後是否可通關。
5月以來95%確診屬輸入
防護中心:疫情「非常低水平」
本港昨增3宗輸入,其中兩人驗出L452R變異病毒株;初步確診少於10宗。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本港自今年5月以來超過95%確診為輸入個案,本地疫情處於「非常低的水平」。本港錄得213宗死亡個案中,60歲或以上佔93%,愈年長出現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比率愈高,惟長者接種率偏低,提醒長者盡快接種。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