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2億元走私貨 史上最大宗 涵魚翅名表瀕危植物 破解犯罪集團無人機睇水
【明報專訊】海關上月聯同水警在屯門龍鼓灘展開反走私行動,搗破一個倉庫並檢獲1.1萬件貨品,包括大批受管制物種、魚翅及名貴手表等,總市值高達2.1億元,為海關有史以來偵破最大宗走私案件,拘捕一名男子。海關稱,走私集團利用無人機在空中反監視,增加執法難度。
5人棄貨乘快艇逃逸 拘守倉者
海關6月鎖定一個活躍於龍鼓灘的走私集團,發現該集團在世界各地蒐羅不同貨品,經空運或海運方式運至香港,之後再經陸路運至龍鼓灘一個隱蔽倉庫暫存並重新包裝,再在深夜時間利用長期泊在貨倉內的貨車,把貨品運到龍鼓上灘岸邊,以快艇將貨物運往內地。
海關掌握運作模式後,上月23日晚聯同水警動員約100人展開行動。他們翌日凌晨發現目標貨車從倉庫駛往岸邊,並把車內貨品運至泊岸快艇。人員隨即展開拘捕,現場5人棄車跳上快艇往內地水域方向逃去,涉案貨車則被扣查。
執法人員同時搜查涉事倉庫,拘捕一名34歲負責看守倉庫男子,再扣查多3輛貨車,並檢獲總值約2.1億元貨品,當中最昂貴為一隻市值34萬元名表。貨品亦包括12噸貴價食材,其中有9.7噸為魚翅,部分為受管制物種;4800件電子產品,如集成電路、舊款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6.8噸水果;736公斤植物,包括瀕危物種;以及約1600元一支的肉毒桿菌針劑。
犯罪集團山頭監視 死車堵路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一組指揮官呂少輝表示,集團高警覺,走私時會派大量人手及車輛在附近山頭及馬路監視,甚至出動無人機反監視,更會在主幹道擺放死車,拉起鐵鏈等拖延執法人員。貨倉位址隱蔽,外圍有閉路電視,內有牀鋪,相信用以成員作息或看守貴重物品,而貨車車牌被拆除或套用假車牌等,難以追查。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高級監督胡偉軍補充,內地徵收昂貴關稅及增值稅,料該批貨品稅項達100%至400%,預計走私可逃避約2億元關稅。他又稱行動檢獲大量魚翅,可能已有1.5萬條鯊魚被殺害。海關稱,過去針對該集團的行動均不成功,因其使用無人機等高科技監察,海關破解其反監控,加上行動當日大雨,對方或有鬆懈,終於偵破案件。
漁護署瀕危物種保護主任李灝博稱,檢獲貨品中不少是受管制的多肉植物及魚翅,魚翅中有受管制的長尾鯊,亦有不受管制的鯊魚,數量龐大仍需進一步點算。多肉植物中則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仙人掌品種,包括岩牡丹、星葉球及帝冠等,原生地一般在墨西哥或美國一些炎熱乾旱地區。
非法出口瀕危物種 首9月升六成
海關今年首9個月破獲207宗涉非法出口瀕危物種案件,檢獲362公噸不同貨品,包括花旗參、石守魚及紫檀木等,較去年同期上升60%。海關又稱疫下海上走私明顯上升,會與內地部門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