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星港先後打4針 聶德權籲如實交代接種紀錄
【明報專訊】一名30歲在港工作的新加坡男子,曾在當地接種兩針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但稱每次到酒吧需解釋曾在境外接種,對此感麻煩。為取得香港電子針卡,他相隔兩個月在港接種兩針復必泰。有專家表示,短時間內接種第三、四針,作用不大,長期有否其他副作用則未知。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承認,目前靠口頭查詢接種者有否香港以外的接種紀錄,呼籲市民跟從接種建議及如實交代。
男子稱為獲港針卡 抗體多4倍
《有線新聞》昨報道,一名在港工作的30歲新加坡男子,於4月9日及5月7日接種莫德納後,在上月7日和28日在港接種復必泰。他在打完第4針後,始告知護士打了4針。至於為何接種4針,他稱「之前沒有想這麼多」,但每次去酒吧要解釋曾在新加坡打針,對此感到麻煩,認為如有香港的電子針卡會較方便。報道又稱,他在接種第4針超過兩周後,驗出抗體水平比其他人多約1至4倍。
孔繁毅:效用影響有限 長期副作用未知
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短時間內接種第三、四針,對效用及保護率的影響很少,相信接種者會多些短暫或輕微副作用,而長期有否其他副作用未知。他強調,健康的人接種兩針已有足夠保護率,短期內毋須打第三、四針。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疫苗保護率受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目前亦不知道具保護作用的抗體水平下限,如接種4針令抗體水平太高,會否增加罕見副作用的風險,屬未知之數。他認為上述男子接種4針疫苗沒有必要,加上香港疫情不嚴峻,如一般人仿效接種多於兩針,反而造成疫苗浪費。
對於男子期望獲得在港的電子針卡,梁子超表示,目前需要建立一套快速的疫苗互認系統,但擔心難以判斷接種紀錄真假,造成混亂。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