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賽場針對可持續性免大白象
37場地僅11個新建或重建 選手村變住宅銷情理想
日本於1964年首次舉辦奧運,於東京新宿擴建國立競技場。多個場館相繼落成,連同其他基建使費共30億美元(約233億港元),但被認為是日本經濟往後起飛的關鍵。時至今日再辦奧,面對國家債台高築,加上受疫情打擊而民怨載道,日本一方面想展示福島災後重建的決心,亦一直思考場館的可持續性,免陷近屆奧運呈現「大白象」後患。
減成本的一切由整合現有的資源開始,參考東京的申辦計劃書,今次東奧37個比賽場地中,有15個早在9年前投標時已落成,只需輕微改建即可使用,佔逾四成。撇除臨時場館,實際上新建或重建的永久場館,只有11個。
新競技場木結構主體 聖火避長留
這些新建場館亦盡量減低工程開支,如新國立競技場,由於原設計未計算材料漲價、日圓貶值等因素下,當年造價仍逾3000億日圓(約210億港元),超出原預算逾倍,在2015年開始重建前,改用現時常設6.8萬座位的方案,以融入場館毗連的明治神宮外苑為目的,減少地標建築的觀感。通風設計則令觀眾席不需裝冷氣,減低場館外氣溫,亦合乎疫下換氣要求。然而,作為世界最大型木結構主體建築,新國立競技場如何在符合防火條例下燃點聖火,要到數日後的開幕禮才有分曉。最終,主設計師隈研吾選擇不會在主場館頂長期展示聖火,而是翌日轉移聖火盆至選手村。
保養費高昂 私有化困難重重
場館在奧運後使用率偏低,一直困擾近屆主辦城市。多地都嘗試將奧運選手村比賽後以住宅出售,但效果迥異,如上屆的里約熱內盧、2010年溫哥華冬奧的選手村,都因為無人問津而變成空城。位處晴海區的東奧選手村,則因面向東京灣,與2012年倫敦的選手村同樣銷情不俗。然而,當年的倫敦奧運球場,最終可售予英超球會韋斯咸,東京方面9年後同樣想將國立競技場私有化,卻遇上阻滯。日媒估算新買家需每年承擔24億日圓(約1.69億港元)保養費,但因為保安反恐理由,當局無法在東奧前公開建築圖則,影響買家估算場館舉行演唱會等其他活動的營運能力。而除了日職冠軍川崎前鋒,大部分關東大球會,都已在2002日韓世界盃遷入新球場。缺乏土地興建副場、練習場,則令新國立競技場未來難以舉行大型田徑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