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懶人包:疫下,你快樂嗎?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下學童停課,並要保持社交距離,易添情緒問題。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刊出疫情下兩宗罕見的青少年塞異物入體內事件,同樣發生在停課期間。撰寫報告的醫生稱,疫情下,體內異物案例增加近一倍,半年內已有近20宗,希望政府、家長、學校及醫護注意學童情緒健康,並向學童提供支援。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常務)陳國齡表示,學生在疫情下被困家中多時,容易因太悶而影響情緒,出現焦慮、抑鬱等,亦可能會「搵牁d」,做出高風險、探索性的行為。她又稱,有小學生復課後即要面對考試及大量功課,返校後又要保持社交距離,無法如昔日與同學談天、追逐玩樂,導致期望落差,造成很大壓力。她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因活動大量減少,情緒更易受影響,造成更易發脾氣,甚至自殘。
醫生:長困家中 易焦慮抑鬱
小童群益會於2021年2月中至3月中,以電話或網上問卷訪問2600名6至17歲的兒童。根據調查量表,7至10分為「快樂」,5至6分為「一半一半」,1至4分為「不快樂」,結果顯示受訪兒童整體快樂程度平均數為6.94分,比2019年的7.07分低,亦是2006年有調查以來首次跌破7分,整體兒童快樂程度首次離開「快樂」區間。
港童自評首跌出「快樂」區間
調查發現,39.5%兒童有時或經常覺得孤獨;逾四成兒童表示在過去一個月從來沒有/甚少與朋友親身見面;近四成兒童曾在過去一年遇到重大困擾或情緒波動,他們主要遇到有關學習、社交及家庭方面的困難。小童群益會報告建議社會應重視校園生活對兒童成長發展的重要,各界應盡最大努力,在疫情緩和下,讓兒童恢復適當的校園生活、能與同學互動、感受學校及同學的關顧和連繫,讓兒童可以重拾快樂。
◆Quicktake
.疫下學生被困家中易影響情緒,如出現焦慮及抑鬱等,也可能做出高風險行為或自殘
.小童群益會兒童快樂調查顯示,兒童快樂平均分為6.94,是調查以來首次離開「快樂」區間
■想一想
試從學習、社交及家庭方面,各舉出一項青少年可能會遇到的壓力來源。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bit.ly/2GRZNyj 有效期30日
[通通識 第7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