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文史:學生政治參與 書生「謗國」 所為何事?
【明報專訊】仗義
現在「大學」之名,脫胎自古代官方最高學府「太學」,固然在官方背景與古人觀念下,不像現代大學如此思想自由,偏於鑽研經籍;但在儒學薰陶下,古代亦有不少學生運動,永恆母題自是扶忠除奸。早於西漢便有博士弟子王咸偕千餘同窗上書營救得罪宰相的鮑宣,被譽為學運始祖;東漢太學生劉陶亦以類似方法為朱穆鳴冤。學潮最熾烈的則是宋代,北宋末年太學生陳東、高登連番上書請斬「六賊」,京師數萬人聲援,迫使朝廷或貶或罷;南宋更多次有太學生聯署彈劾奸臣。不過凜然大義下的現實是,規模最大的東漢清流、明代東林黨都被朝廷鎮壓。
君權
朱自清〈論氣節〉讚許古代讀書人的集體氣節時提到三個群體:東漢清流、宋代太學生與明代東林,卻亦指出氣節抵擋不住武力及外來壓力的脆弱。更深入地看,悲劇的核心在於君權凌駕:東漢黨錮、明代東林同因大批太學生或民間書生(明代民間教育已盛於官方)聯合官員形成輿論集團,終被皇帝授權的宦官大肆搜捕殺害;就算是功成的北宋學運,領袖陳東亦被宋高宗因讒「借刀」處決。但亦正因赤子之心以卵擊石,學運歷來極獲文人同情,以至東林黨剛愎排他,令溫和派被迫投靠閹黨導致政局劣化為意氣黨爭,便常被後世直接忽略——馬後炮看來,如此撕裂也是明亡的要因。
清議
當然文人褒揚學潮的更重要原因,在於其政治寒暑表性質。正如距漢滅亡不久的曹羲〈至公論〉曰「厲清議以督俗」、父為東林名士的黃宗羲《明儒學案》謂「清議者天下之坊(堤壩)也」,士人認為輿論是糾正時弊的重要工具,論政空間收窄會引發禍亂(明末清初顧炎武《日知錄》「清議亡,而干戈至矣」),漢、明黨禍之後政權持續衰弱似乎都是例證。理論歸理論,只是在當權者看來,東漢士人「誹訕朝廷、疑亂風俗」,東林領袖「黨同伐異、招權納賄」,比起他們的倡議更在意治權受挑戰,畢竟「愛國」的詮釋權從來不在知識分子而在當權者,更不用說參與搜捕的,往往是爭位的「忠誠廢物」。
.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