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專家組武漢巡海鮮市場病毒所
外交部:病毒溯源是國際合作非調查
【明報專訊】在武漢結束14日隔離的世衛組織專家組,昨日正式啟動新冠疫情溯源工作。世衛組織在Twitter上公布,專家組本次行程包括華南海鮮市場、武漢病毒所及金銀潭醫院,專家組還將向最早染疫者了解情况,追蹤更多線索和重建最早的感染鏈。中國外交部昨強調,本次病毒溯源工作並非調查,而是一次國際交流合作,是全球研究的一部分。
先訪收治首批患者醫院
逗留3小時
世衛專家組實地考察的第一站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該院的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是中國官方認定的「疫情上報第一人」。報道指出,專家組逗留約3小後於傍晚離開。專家組成員之一的疾病生態學家達斯札克(Peter Daszak)表示,考察非常重要,過程中跟院內有份治療首批新冠病毒患者的醫護人員交流。
將訪最早感染者 盼重建感染鏈
由13名專家組成的世衛專家組周四下午3時結束隔離,入住其他酒店,準備正式啟動新冠疫情溯源查訪工作。在隔離期間,專家組成員曾上傳隔離點的測溫人員、武漢清晨和早餐等照片。在解除隔離時,一名成員稱他們「像終於可以休假的學生」。專家組丹麥籍成員費舍爾(Thea Fischer)通過電話告訴路透社說:「在14天期間,我從旅館房間唯一能看到的東西是混凝土。」
昨日凌晨,世衛組織在Twitter帳號公布溯源行程,包括訪問武漢病毒所、華南海鮮市場、武漢中疾控實驗室、金銀潭醫院等,從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處了解更多情况。世衛組織還稱,在周四還與中國相關專家會面,但無透露進一步詳細消息。法新社報道稱,世衛專家組在離開酒店前,與中國科學家交談。
中國《環球時報》記者白雲怡昨在其個人微博上稱,世衛專家組去已經關閉一年的華南海鮮市場,會從市場結構和設置、查看當時感染病例的關聯處所,努力重建最初的感染鏈。查閱當時市場的貨物、動物和貿易記錄,包括與去年疫情爆發時與市場裏的商戶交談,以了解更多線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談到世衛專家組的溯源工作,強調本次世衛專家組和中方相關領域專家就新冠病毒溯源工作,並非是調查,而是一次國際交流合作,也是全球研究的一部分。雙方會基於前期達成的共識,結合病毒特點和疫情形勢,科學、專業地作出進一步安排。趙立堅還稱,世衛專家在隔離期間,同中國衛健委通過視像連線的方式進行多次交流和分享各自研究成果。雙方會在適當時機對外發布合作進展和研究成果。
中方向世衛提交疫苗數據
另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月26日,世衛組織專家、全球疫苗免疫聯盟CEO賽斯‧伯克利(Seth Berkley)表示,中國已向世衛組織提交了一些新冠疫苗的相關數據,以用於世衛組織推薦緊急使用清單評估預審。伯克利代表世衛組織對此讚賞,稱這一步很重要,並表示將繼續與中方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