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醫生制定指引 訂優先治療病人次序
【明報專訊】加拿大受疫情重創的省份﹐求醫的病人或遠超醫院負荷量。在這情況下﹐各省便會由多名醫生共同訂定一套指引﹐得到省府審批後﹐各醫院的醫生便會根據指引﹐決定那些病人優先獲得治療。
這個指引有如一個評級系統﹐醫生要按不同類別給予分數﹐排列出優先取得醫院珍貴資源進行治療的病人次序。所謂珍貴資源包括有限的呼吸機﹑有限的深切治療部牀位等。
在疫情下﹐醫護人員會根據病人病情的嚴重性﹑生命可即時被挽回的可能性﹐及癒後可生存一年等﹐給予評分。
在魁省﹐為減低偏見﹐在評估病人能否得到深切治療的表格上﹐往往略去病人的姓名。
有關指引正在數個省份流傳﹐包括重災區的安省及阿省在內。但至今只有魁省對外公開相關指引﹐並解釋背後的原因。
有份制訂安省有關指引的渥太華醫院(The Ottawa Hospital)重症治療專家James Downar表示﹐該份指引很快便會對外公開。
Downar醫生表示﹐當醫院資源用盡﹐面對那些病人可獲得治療﹐醫護人員只能有三個選擇﹕一是先到先得。這個方法最不公平﹐而且死亡率亦會偏高﹔二是隨機抽「獎」,這方法可減低對病人不公平﹐但就可能抹殺原有機會治癒病人的機會,在道德上有爭議。
三是盡力定出一個可貫徹使用的準則﹐基於這個準則下﹐決定哪些病人可得到治療。不過﹐這個準則必須以病人能存活的可能性作為基礎﹐
在魁省﹐醫生要為接受深切治療的病人作出評估。評估表格最後一頁列出﹐如病人患有失智及身體虛弱者﹐康復的機會不大。
但Downar就表示﹐安省有關指引中﹐並不會因為病人失去某種能力而被排除在治療名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