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催化 網上六四館料6月完成 相關工作及伺服器移外國 李卓人:減政治干預
【明報專訊】《港區國安法》去年6月30日刊憲生效,支聯會憂「拉人封舖」,加快建設網上「六四人權記憶博物館」成重點項目,即以數碼方式蒐集、永久保存有關六四事件的檔案資料,目前正設計網頁內容和編排資料,有關工作會移師外國,以減少政治干預。支聯會主席李卓人預計數碼化計劃將於今年6月完成。
明報記者 張彤
稱支聯會被拉人封舖風險大增
網上博物館的構思始於2020年初,旨在讓各地民眾知曉六四事件。直到港區國安法去年中生效後,李卓人說深感威脅逼近,支聯會被「拉人封舖」的風險大增,故加速建立網上博物館,希望為展品覓得一處「安全港」。支聯會在去年六四開始籌款,至8月初達標籌得150萬元,9月便正式開始「動工」。
文獻逐頁掃描上傳 展品拍攝存檔
首階段工作為「數碼化」展品,由支聯會人員掃描書籍、廣告等展品,特別有關真相調查的文獻,李卓人表示需要逐頁掃描上傳;衣服等實體展品則拍攝存檔。博物館剛進入次階段工作,即資料整理和設計博物館的網頁,此部分由身在海外的民運人士長平統籌,並交由國外專家執行,以減低政治干預。李卓人強調網路安全是工作重點之一,網上博物館的伺服器會設於外國。
籌組學術委員會 邀余英時加入
李卓人預告網頁會以中英雙語介紹展品,館藏資料定較目前豐富,舉例亞洲電視前記者謝志峰曾捐出一件北京人贈的外套,當時謝匿在天安門廣場對面的公廁,當地人因天冷贈其外套,但衣物太大,難以在實體博物館展出。
另外,支聯會正籌組一個學術委員會,邀請史學泰斗余英時等加入,協助編排資料;該委員會計劃在今年召開一個有關六四事件的國際會議。倘順利完成,網上博物館將會試行,李卓人預計今年6月完成計劃。此外,為妥善保存設於旺角的「六四紀念館」面貌,支聯會正考慮推出3D虛擬導覽,預料能比網上博物館更快完工。
支聯會自1997年起,曾將內部資料運送至國外歷史檔案保存機構。去年國安法生效後,李卓人稱他們再運走一批,解釋那些非六四文獻,而是多年前的支聯會會議紀錄等。他稱資料毋須保密,運走只盼被妥善保存,為支聯會留下紀錄,待日後有人研究這段歷史,也能向支聯會申請查看。
館內展品不遷不拆
國安法生效後,外界憂慮支聯會或被連根拔起,李卓人說難做風險管理。目前「六四紀念館」因疫情而暫時關閉,但館內依舊擺滿展品,包括1989年的歷史文物,也有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展品。被問到如何處理滿滿當當的展櫃,李卓人說不會運走它們。他說當年天安門死難者家屬捐出展品,「為了安全而不展覽,一樣對不起家屬」。他說對館內實體展品會堅持「不遷不拆」,倘當局一旦將之沒收,更突顯粗暴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