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研究揭新冠病毒 附空氣污染粒子
新冠病毒一直被指主要透過飛沫傳播,有意大利科學家在該國北部的空氣污染懸浮粒子中,檢測到新冠病毒基因,顯示病毒存在於污染粒子中,或令病毒可透過空氣傳播得更遠,但該發現尚屬初步,未知病毒在粒子上是否能存活,以及其數量是否足以致病。有香港專家稱,冠狀病毒有可能附在空氣污染物上,但其活動距離有限制,相信經空氣傳播的機率不大。
意大利的科學家團隊在北部重災區貝加莫(Bergamo)的市區及工業區收集室外空氣污染樣本,並在獨立實險室通過盲測(blind testing),結果發現多個樣本都檢出新冠病毒的基因。研究數據亦顯示,在政府宣布封閉北部城市前,空氣污染愈嚴重的地區,新冠病毒的感染率愈高。有關研究仍未經評審,亦未獲得獨立科學家的認可,但有專家認同值得繼續研究。
中大專家:檢驗出病毒
不代表具傳染性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壎芴ヶ|客座教授黃子惠表示,冠狀病毒有機會附在空氣污染物上,但其活動距離有限制,故再經空氣傳播的機會不大。他續稱,冠狀病毒的濃度和生存時間的長短,亦可影響其致病能力。黃子惠指出,冠狀病毒易被檢驗出來,不難在不同物件中驗出冠狀病毒的核酸,但不代表驗出的病毒具傳染性及殺傷力,需再做細胞培養等分析,才可得出結論。他提到,參考現時香港爆發的群組案例,大都是經近距離共同活動傳播,而沒有出現有2003年SARS時淘大E座事件,於同一幢大廈爆發後發現是經喉管透過氣流傳播。
明報記者